【苛政猛于虎的意思】“苛政猛于虎”是一句出自《礼记·礼运》的古语,原意是说残暴的统治比老虎还要可怕。这句话常用来形容政府或统治者施加的严酷政策、繁重赋税、残酷刑罚等对百姓造成的压迫和伤害远超过自然界的猛兽。
一、
“苛政猛于虎”强调的是统治者的暴政对人民的危害极大,甚至超过了自然界中的猛兽。这一说法源于孔子在《礼记》中记录的一则故事:孔子路过泰山,遇到一位妇人在坟前哭泣,她告诉孔子,她的公公、丈夫和儿子都死于虎口,但比起官府的苛政,她宁愿被老虎吃掉。这说明了当时社会中官府的压迫远比野兽更可怕。
这句话不仅是对古代暴政的批判,也反映了儒家思想中“仁政”的理念,即统治者应以民为本,施行仁爱之政,而非以权压人、滥施刑罚。
二、表格对比
| 项目 | 内容 |
| 出处 | 《礼记·礼运》 |
| 原文 | 孔子过泰山侧,有妇人而哭其夫者,曰:“吾夫死于虎,吾父死于虎,吾子死于虎。”夫子问曰:“何为而不去也?”曰:“无苛政。”夫子曰:“小子识之,苛政猛于虎也。” |
| 含义 | 残暴的统治比老虎还可怕 |
| 背景 | 古代社会官府苛政严重,百姓苦不堪言 |
| 用法 | 用于批评暴政、强调仁政的重要性 |
| 现代意义 | 提醒执政者要以人为本,减轻民众负担 |
| 相关思想 | 儒家“仁政”思想 |
三、结语
“苛政猛于虎”不仅是一个历史典故,更是对现实政治的一种深刻反思。它提醒我们,一个国家的稳定与繁荣,不能建立在对人民的压迫之上,而应建立在公平、公正与仁爱的基础之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