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体力行什么意思】“身体力行”是一个汉语成语,常用于描述一个人不仅在口头上表达某种理念或主张,而且在实际行动中去践行它。这个成语强调的是知行合一、言行一致的重要性。
一、
“身体力行”出自《礼记·大学》:“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后来被引申为不仅要有知识和想法,更要通过实际行动来体现和实现这些想法。它强调的是实践的重要性,是将理论转化为行动的过程。
在日常生活中,“身体力行”常用来形容那些不仅讲道理,还亲自去做的人。比如老师教学生要诚实守信,自己也做到这一点,这就是“身体力行”。
二、表格形式总结
| 项目 | 内容 |
| 成语名称 | 身体力行 |
| 出处 | 《礼记·大学》 |
| 拼音 | shēn tǐ lì xíng |
| 字面意思 | 用身体去实行,用行动去实践 |
| 引申含义 | 不仅说,还要做;强调实践的重要性 |
| 使用场景 | 描述人言行一致、注重实践的行为 |
| 近义词 | 言行一致、以身作则、知行合一 |
| 反义词 | 坐而论道、纸上谈兵、空谈理论 |
| 典型例子 | 老师教导学生要勤奋学习,自己也坚持每天读书 |
三、实际应用举例
1. 教育领域:教师不仅告诉学生要努力学习,自己也保持良好的学习习惯。
2. 企业管理:领导提出公司要创新,自己也积极参与新项目开发。
3. 日常生活:一个人倡导环保,自己在生活中减少使用塑料制品。
四、结语
“身体力行”不仅是对个人道德的要求,也是对社会风气的引导。只有真正将想法付诸实践,才能赢得他人的尊重与信任。它提醒我们,真正的力量不在于说得多好,而在于做得多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