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知识问答 >

唐雎不辱使命有什么通假字

2025-09-11 19:22:22

问题描述:

唐雎不辱使命有什么通假字,蹲一个懂的人,求别让我等太久!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9-11 19:22:22

唐雎不辱使命有什么通假字】《唐雎不辱使命》是《战国策·魏策四》中的一篇历史散文,讲述了唐雎在秦王面前坚持正义、维护国家尊严的故事。这篇文章语言简练,文辞古雅,其中包含了一些通假字,理解这些通假字有助于更好地把握文章内容。

一、通假字总结

在《唐雎不辱使命》中,常见的通假字有以下几个:

通假字 本字 读音 含义 出处
弯曲、屈服 “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
xiǎn 光着脚 同上
qiāng 碰、撞 同上
cāng 青色 同上
和、跟 同上

二、解析说明

1. 诎(qū):原意为“弯曲”,在这里引申为“屈服”。唐雎在面对秦王时,表现出坚定的意志,不轻易屈服,因此用“诎”来强调其不屈的精神。

2. 跣(xiǎn):指光着脚,古代表示敬意或悲痛时的一种姿态。文中提到“免冠徒跣”,意为摘下帽子,光着脚,表现唐雎的愤怒和决心。

3. 抢(qiāng):意思是“碰、撞”,这里用来形容唐雎以头撞击地面,表达其强烈的反抗情绪。

4. 仓(cāng):通“苍”,意为青色。文中“仓鹰击于殿上”中的“仓”指的是青色的鹰,象征凶猛和威严。

5. 与(yú):通“欤”,语气助词,相当于“吗”或“呢”。文中“与臣而将四矣”中的“与”表示一种反问语气,增强语句的力度。

三、总结

《唐雎不辱使命》作为一篇具有强烈政治色彩的历史散文,不仅展现了人物的性格与精神,也通过一些通假字增强了文章的表达力和文学性。掌握这些通假字,有助于我们更准确地理解文意,体会作者的写作意图。

结语:

通假字是古代汉语中常见的现象,尤其在文言文中更为常见。了解并掌握这些通假字,不仅能提升文言文阅读能力,也能更深入地感受古代文化的魅力。在学习《唐雎不辱使命》时,注意这些通假字的使用,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文章内涵。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

 
分享: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