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的意思】一、说明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出自《孟子·公孙丑下》,是儒家思想中关于仁政与民心的重要论述。这句话的意思是:那些遵循天道、施行仁政的人,会得到多数人的支持和帮助;而违背天道、失去民心的人,则会遭到大多数人的反对和抛弃。
这句话强调了“道”的重要性,这里的“道”可以理解为正义、道德、民心或正确的治国之道。在古代政治语境中,“得道”指的是君主或统治者具备仁德之心,能够体恤百姓、施行善政;“失道”则是指统治者暴虐无道、不顾民生,最终导致众叛亲离。
这一观点不仅适用于古代的治国理政,也对现代管理、团队建设、人际关系等方面有深刻的启示意义。它提醒我们,只有以德服人、顺应民心,才能获得长久的支持与成功。
二、表格展示
项目 | 内容 |
出处 | 《孟子·公孙丑下》 |
原文 |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
拼音 | dé dào zhě duō zhù, shī dào zhě guǎ zhù |
字面意思 | 得到正道的人有很多帮助,失去正道的人很少有人支持 |
深层含义 | 强调“道”(正义、仁政、民心)的重要性,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 |
现代应用 | 适用于领导力、团队管理、政策制定、人际关系等 |
启示 | 以人为本、以德服人、顺应民心才能获得长期支持 |
类似名言 |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
三、结语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不仅是古代政治智慧的体现,更是对人性、社会关系的深刻洞察。无论是在历史长河中,还是在当今社会,这句话依然具有现实意义。它提醒我们:真正的力量来源于人心,而非权势;真正的成功源于正道,而非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