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庸人尚羞之的羞是什么意思】一、
“且庸人尚羞之”的出处是《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这句话的意思是:“即使是普通人,也会对某些行为感到羞耻。”其中,“羞”字在此处作动词用,意思是“感到羞耻”或“以……为羞”。
在古文中,“羞”常有两种含义:一是“羞耻”,名词;二是“使……感到羞耻”,动词。根据上下文,“且庸人尚羞之”的“羞”应理解为动词,即“以……为羞”。
为了更清晰地展示这一知识点,以下通过表格形式进行归纳与对比。
二、表格展示
词语 | 词性 | 含义 | 例句 | 解释 |
羞 | 动词 | 以……为羞;感到羞耻 | 且庸人尚羞之 | 即“即使是普通人,也会对某些行为感到羞耻” |
羞 | 名词 | 羞耻 | 无羞恶之心 | 指内心没有羞耻感 |
羞辱 | 动词 | 使……感到羞耻 | 受人羞辱 | 表示被他人轻视或侮辱 |
羞愧 | 形容词 | 因做错事而感到惭愧 | 心中羞愧 | 表达内心的自责和不安 |
三、延伸说明
在古代汉语中,“羞”字的使用非常广泛,不仅用于表达个人的情感,也常用于描述社会道德标准。例如“知耻而后勇”、“人有羞耻之心,方能立身行事”等,都强调了“羞”在道德教育中的重要性。
“且庸人尚羞之”这句话,正是通过对比“庸人”(普通人)与“将相”之间的行为差异,来强调一个人即使身份卑微,也应该具备基本的是非观和羞耻心。
四、结语
综上所述,“且庸人尚羞之”的“羞”字在此处为动词,意为“以……为羞”。通过对该字不同用法的分析,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古文的语言特点和文化内涵。在学习古文时,注意词语的词性和语境变化,有助于准确把握作者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