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庙堂碑原文并注释】《孔子庙堂碑》是唐代著名书法家欧阳询所书,为纪念孔子及其思想对后世的影响而作。此碑文内容以颂扬孔子生平、思想及影响为主,文字庄重典雅,书法遒劲有力,被誉为“楷书之祖”,在中国书法史上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意义。
一、文章总结
《孔子庙堂碑》是唐代欧阳询为纪念孔子而撰写的碑文,内容主要围绕孔子的生平事迹、思想成就以及其对儒家文化的深远影响展开。碑文语言简洁凝练,结构严谨,体现了唐代文人对孔子的高度尊崇。同时,该碑作为欧阳询的代表作之一,展现了其在书法艺术上的卓越造诣,成为后世学习楷书的重要范本。
二、原文与注释对照表
| 原文 | 注释 |
| 维我圣人,诞膺天命,应运而兴,德被四海。 | “维”为发语词,无实义;“圣人”指孔子;“诞膺天命”意为受天命而生;“应运而兴”表示顺应时代而兴起;“德被四海”形容其德行广布天下。 |
| 胸怀六艺,学贯古今,道冠百代,名垂千秋。 | “六艺”指礼、乐、射、御、书、数,代表古代全面教育;“学贯古今”说明其学问博大精深;“道冠百代”意为道德成就超越历代;“名垂千秋”表示其名声流传后世。 |
| 其教也,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 | 描述孔子教学风格:温和而有威严,威严而不凶猛,恭敬而安详。 |
| 吾与点也! | 出自《论语·先进》,表达孔子对曾点志向的赞同,体现其理想人格追求。 |
| 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 | 引自《论语·季氏》,强调政治秩序应由天子主导,若失序则由诸侯掌权,反映孔子对社会秩序的重视。 |
| 子曰:“吾与点也!” | 再次引用孔子之言,表明其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
| 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 | 出自《论语·公冶长》,表达孔子对友情的重视与慷慨精神。 |
|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 强调不应忧虑他人不了解自己,而应忧虑自己不了解他人,体现孔子的自我修养观。 |
三、结语
《孔子庙堂碑》不仅是一篇赞美孔子的文字,更是对中国传统文化和儒家思想的深刻诠释。通过碑文内容,我们可以感受到古人对孔子的敬仰之情,以及其思想对中华文明的深远影响。同时,欧阳询的书法艺术也为这篇碑文增添了独特的文化魅力,使其成为研究古代文化与书法艺术的重要资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