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游筑书巢文言文翻译】一、
《陆游筑书巢》是一篇记述南宋诗人陆游生活情趣与治学态度的文言短文。文章通过描写陆游在书房中专心读书、不问世事的生活状态,展现了他淡泊名利、潜心学问的精神风貌。
文中“书巢”一词形象地比喻了陆游的书房,虽简陋却充满书香气息。作者借这一意象表达了对知识的热爱和对精神世界的追求。全文语言简洁,意境深远,体现了陆游作为一位文学家的高洁品格。
二、原文与翻译对照表
原文 | 翻译 |
陆游字务观,越州山阴人也。 | 陆游,字务观,是越州山阴人。 |
少日,尝以书自随,每至一处,先置书于地,然后坐。 | 年轻时,他常常带着书出行,每次到一个地方,先把书放在地上,然后才坐下。 |
或问:“君何以不设几案?” | 有人问他:“你为什么不设置桌子呢?” |
曰:“吾以书为几,以地为案。” | 他说:“我把书当作桌子,把地面当作案几。” |
虽寒暑风雨,未尝废也。 | 即使是寒冷或炎热,刮风下雨,他也没有停止过读书。 |
其后,筑室于镜湖之滨,名曰“书巢”。 | 后来,他在镜湖边建了一座房子,命名为“书巢”。 |
每晨起,必先焚香,然后开卷。 | 每天早上起来,他必定先焚香,然后打开书本阅读。 |
人或笑之,曰:“此翁真痴也。” | 有人嘲笑他说:“这位老先生真是个傻子。” |
游曰:“吾非痴也,吾志在书耳。” | 陆游说:“我不是傻子,我的志向在于书籍罢了。” |
三、总结
《陆游筑书巢》通过简洁的语言描绘了陆游一生酷爱读书、专注学问的形象。他不慕荣华,甘于清贫,将书籍视为生命中最重要的部分。这种精神不仅体现了他的个人修养,也为后人树立了勤学苦读的榜样。
“书巢”不仅是他居住的地方,更象征着他内心的精神世界。在这片“巢”中,他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宁静与自由。
四、结语
陆游的“书巢”虽小,却承载着他对知识的执着与热爱。这篇文章不仅是一段历史记载,更是一种精神的传承。它提醒我们,在纷繁复杂的现实中,保持内心的宁静与专注,才是真正的智慧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