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花葬志原文及翻译分别讲解】《寒花葬志》是清代文学家归有光所写的一篇散文,文章通过追忆亡妻寒花的生平点滴,表达了作者对妻子深切的怀念之情。文章语言朴素真挚,情感细腻动人,是归有光抒情散文中的代表作之一。
以下是对《寒花葬志》原文及其翻译的总结与对比分析:
一、原文与翻译对照表
原文 | 翻译 |
寒花者,婢也。 | 寒花是婢女。 |
其名曰寒花,少而慧,能诵《诗》《书》。 | 她的名字叫寒花,年少聪慧,能背诵《诗经》和《尚书》。 |
吾妻卒,寒花常为吾炊。 | 我的妻子去世后,寒花常常为我做饭。 |
吾尝病,寒花侍左右,不离。 | 我曾经生病,寒花在身边照顾我,从不离开。 |
吾贫,寒花不以为苦。 | 我贫穷时,寒花并不觉得苦。 |
寒花性柔,不争,不言。 | 寒花性格温柔,不争执,不言语。 |
每见人笑,则亦笑;见人怒,则亦怒。 | 每次看到别人笑,她也跟着笑;看到别人生气,她也跟着生气。 |
吾每思之,未尝不叹息。 | 我每次想起她,都不禁感叹。 |
今其亡矣,悲夫! | 如今她已经去世了,真是令人悲伤啊! |
二、
《寒花葬志》虽篇幅不长,但情感深沉,语言朴实,体现了归有光对生活细节的关注以及对身边人的深情厚谊。文中通过对寒花日常行为的描写,展现了她善良、温顺、勤劳的性格特点,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在失去亲人后的哀痛与思念。
归有光擅长以小见大,通过平凡人物的日常故事表达深刻的情感。《寒花葬志》正是如此,它没有华丽的辞藻,却因真实而动人。寒花虽为婢女,但在作者心中地位极高,她的离去让作者倍感失落。
三、写作特色
1. 语言简洁自然:全文用词简练,不事雕琢,体现出归有光“文以载道”的写作风格。
2. 情感真挚:文章字里行间流露出对寒花的敬爱与怀念,感情真挚,令人动容。
3. 细节刻画生动:如“见人笑则亦笑”“见人怒则亦怒”,通过细微的动作描写展现人物性格。
4. 结构紧凑:全文围绕寒花的生平展开,条理清晰,层次分明。
四、结语
《寒花葬志》不仅是一篇悼念文章,更是一首关于人性、情感与生活的赞歌。归有光通过这篇短文,表达了对身边普通人的尊重与感激,也传达了他对人生无常的感慨。这篇文章虽短,却蕴含深厚的人文关怀,值得细细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