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绸缪原文及翻译】《诗经》作为中国古代最早的诗歌总集,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价值。其中,《绸缪》是《诗经·唐风》中的一篇,内容描绘了婚礼的热闹场景与喜庆氛围,语言质朴而富有节奏感。本文将对《诗经·绸缪》的原文进行整理,并提供相应的翻译,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其含义。
一、
《绸缪》是一首描写婚礼场景的诗篇,通过生动的语言展现了婚礼当天的繁忙与喜庆。诗中运用了重复和排比的手法,增强了情感的表达,同时也体现了古代人们对婚姻的重视和祝福。该诗不仅具有文学价值,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生活风貌和婚俗习惯。
在阅读《绸缪》时,需要注意其古文特点,如“三夜”、“三日”等时间词的使用,以及“今夕何夕”等感叹句式的表达方式。这些语言特征使得诗歌更具古韵,也更贴近当时的语境。
二、原文及翻译对照表
原文 | 翻译 |
绸缪束薪,三星在天。 | 薪柴捆扎得紧紧的,三星高悬在天空。 |
今夕何夕,见此良人? | 今夜是什么夜晚啊,能见到这位好丈夫? |
子兮子兮,如此良人何! | 你啊你啊,这样的好丈夫该怎么对待呢! |
绸缪束刍,三星在隅。 | 草料捆扎得紧紧的,三星落在屋角。 |
今夕何夕,见此邂逅? | 今夜是什么夜晚啊,能遇到这样美好的相遇? |
子兮子兮,如此邂逅何! | 你啊你啊,这样的美好相遇该如何珍惜? |
绸缪束楚,三星在户。 | 楚草捆扎得紧紧的,三星照在门边。 |
今夕何夕,见此粲者? | 今夜是什么夜晚啊,能见到这位美丽的人? |
子兮子兮,如此粲者何! | 你啊你啊,这样的美人该如何对待呢? |
三、结语
《诗经·绸缪》以其简洁而富有感染力的语言,生动地描绘了古代婚礼的场景。它不仅是文学作品,更是研究古代社会风俗的重要资料。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我们不仅能感受到古人对婚姻的重视,也能体会到《诗经》所蕴含的文化魅力。
如需进一步了解《诗经》其他篇章,可继续关注相关研究与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