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摩肩接踵是什么意思】“摩肩接踵”是一个常用的汉语成语,用来形容人多拥挤的场景。这个成语出自《战国策·齐策一》,原意是肩膀和脚趾相碰,后来引申为人群密集、非常拥挤的状态。
一、成语释义
成语 | 摩肩接踵 |
拼音 | mó jiān jiē zhǒng |
出处 | 《战国策·齐策一》 |
本义 | 肩膀相触,脚趾相碰,形容人多拥挤 |
引申义 | 形容人多、热闹、拥挤的场面 |
使用场景 | 描述人流量大、热闹非凡的场合 |
二、成语用法举例
句子 | 说明 |
节日时,庙会现场摩肩接踵,热闹非凡。 | 表示人多拥挤的场面 |
商场开业当天,顾客摩肩接踵,十分火爆。 | 用于描述人气旺盛的情景 |
这条街每天早上都摩肩接踵,充满生活气息。 | 体现日常生活的繁忙与热闹 |
三、近义词与反义词
类型 | 词语 |
近义词 | 人山人海、川流不息、熙熙攘攘 |
反义词 | 人迹罕至、冷冷清清、门可罗雀 |
四、使用注意事项
1. 适用范围:多用于描述人多的场合,如节日、集市、商场等。
2. 感情色彩:中性偏积极,常用于描写热闹、繁华的景象。
3. 搭配对象:一般与“人”、“人群”、“场面”等词搭配使用。
五、总结
“摩肩接踵”是一个形象生动的成语,能够准确地表达出人群密集、热闹非凡的场景。在写作或口语中使用这个成语,可以增强语言的表现力,使描述更加具体和生动。理解其含义和用法,有助于我们在实际交流中更灵活地运用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