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佶屈聱牙和诘屈聱牙分别是什么意思】“佶屈聱牙”和“诘屈聱牙”这两个成语虽然字形相似,但含义略有不同。在日常使用中,很多人容易混淆这两个词,甚至误用。为了帮助大家正确理解它们的含义,以下将从词语结构、意义、用法等方面进行总结,并通过表格形式直观展示两者的区别。
一、词语解析
1. 佶屈聱牙
- 拼音:jí qū áo yá
- 释义:形容文章或说话迂回曲折,难以理解,语言生硬、晦涩难懂。
- 出处:出自唐代韩愈《进学解》:“周诰汉诏,诘曲聱牙。”后演变为“佶屈聱牙”,用来形容文辞艰深、难以通读。
- 用法:多用于书面语,常用来批评文章或语言过于复杂、不流畅。
- 感情色彩:贬义
2. 诘屈聱牙
- 拼音:jié qū áo yá
- 释义:与“佶屈聱牙”相近,也指语言或文字曲折难懂,但更强调发音上的拗口。
- 出处:同样来源于韩愈的文章,原意是形容文章句式曲折,读起来别扭。
- 用法:也可用于口语或书面语,侧重于表达上的不顺畅。
- 感情色彩:贬义
二、词语对比总结(表格)
| 项目 | 佶屈聱牙 | 诘屈聱牙 |
| 拼音 | jí qū áo yá | jié qū áo yá |
| 释义 | 文辞艰深、难以理解 | 语言曲折、发音拗口 |
| 出处 | 韩愈《进学解》 | 韩愈《进学解》 |
| 侧重点 | 文字内容的晦涩 | 语言表达的不流畅 |
| 使用场景 | 多用于书面语 | 可用于口语或书面语 |
| 感情色彩 | 贬义 | 贬义 |
三、使用建议
虽然“佶屈聱牙”和“诘屈聱牙”在现代汉语中常被混用,但从严格意义上讲,两者还是有所区别的:
- “佶屈聱牙” 更强调的是文辞的晦涩难懂,常用于评价文章或文献;
- “诘屈聱牙” 更强调的是语言的拗口难读,可用于描述口语或朗诵时的困难。
在实际写作中,如果想表达文章内容难懂,可用“佶屈聱牙”;若想形容说话或朗读时发音不顺,则更适合用“诘屈聱牙”。
四、结语
“佶屈聱牙”和“诘屈聱牙”虽形近义近,但在使用时应根据具体语境选择合适的词语。了解它们的区别,有助于我们在写作和交流中更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意思,避免因用词不当而造成误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