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功不受禄含义和后一句】“无功不受禄”是一句常见的汉语成语,常用于劝诫人们不要不劳而获,强调付出与回报之间的关系。这句话不仅蕴含着深刻的道德观念,也反映了传统文化中对公平与正义的重视。
一、含义总结
“无功不受禄”的字面意思是:没有功劳就不应该接受恩惠或奖赏。其核心思想是强调“有付出才有回报”,反对不劳而获的行为。这一理念在古代社会尤其受到推崇,被视为一种基本的道德准则。
二、后一句
“无功不受禄”的完整说法是:
> “无功不受禄,无德不受名。”
这句后半句进一步强调了“德”与“名”的关系,意思是:没有德行的人不应享有名誉或地位。两者共同构成了一种“以德报德、以功换禄”的价值观体系。
三、对比分析(表格)
项目 | 内容说明 |
成语全称 | 无功不受禄,无德不受名 |
出处 | 源自《左传·宣公十二年》:“无功而受禄,祸也。”后人引申为“无功不受禄,无德不受名”。 |
含义 | 没有功劳就不应接受恩惠;没有德行就不应享有名誉。 |
核心思想 | 强调付出与回报的对应关系,倡导公平、公正的价值观。 |
使用场景 | 常用于劝诫他人不要不劳而获,或批评不合理的利益分配现象。 |
现代意义 | 在现代社会中,仍可用于提醒人们努力工作、提升自身能力,避免投机取巧。 |
四、结语
“无功不受禄,无德不受名”不仅是古人智慧的体现,也是现代人应当遵循的行为准则。它提醒我们,无论是物质上的回报还是精神上的荣誉,都应建立在个人努力与品德修养的基础之上。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自我价值和社会的和谐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