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的意思】“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出自《尚书·大禹谟》,是古代先贤对人生境遇与行为后果的深刻总结。这句话的意思是:如果灾难是自然或命运造成的(即“天作孽”),人们还有办法去避免或改变;但如果灾难是由于自身行为不当、道德缺失而招致的(即“自作孽”),那么这种结果就难以挽回,甚至无法生存下去。
这句话强调了“因果报应”的思想,也提醒人们要注重修身养德,避免因自己的错误行为而招来无法承受的后果。
一、原文解析
词语 | 含义 | 说明 |
天作孽 | 自然或命运带来的灾祸 | 如自然灾害、意外事件等,非人为造成 |
犹可违 | 可以避免或改变 | 通过努力、智慧或外力可以应对 |
自作孽 | 自己造成的灾祸 | 因个人行为不当、道德败坏等导致的后果 |
不可活 | 难以生存或难以挽回 | 因为是自身原因导致,无法轻易摆脱 |
二、引申意义
1. 天作孽:指的是外部环境或不可抗力造成的不幸,如天灾、战争、疾病等。这类问题虽然严重,但可以通过人力和智慧加以应对。
2. 自作孽:指的是由于个人的贪婪、懒惰、欺骗、违背道德等行为所引发的恶果。这类问题往往更难解决,因为根源在于自己,缺乏外部援助的可能性。
三、现实应用
场景 | 是否属于“天作孽” | 是否属于“自作孽” | 应对方式 |
自然灾害 | 是 | 否 | 依靠科技与社会力量应对 |
交通事故 | 否(若为他人责任) | 是(若因自身违规驾驶) | 责任自负,需承担后果 |
企业破产 | 可能是市场变化(天作孽) | 也可能因管理不善(自作孽) | 根据原因采取不同措施 |
人际关系破裂 | 可能是误会(天作孽) | 也可能因失信或伤害(自作孽) | 修复关系或接受后果 |
四、总结
“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不仅是对命运的思考,更是对人性与行为的警示。它告诉我们:
- 对于外界的不公或不幸,我们应保持冷静,积极应对;
- 对于自身的错误与过失,则应反思、改正,避免陷入无法挽回的境地。
这句话在今天依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提醒我们在面对人生挑战时,既要顺应自然,也要坚守道德底线,做到“慎终如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