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勃望远镜简介】哈勃空间望远镜(Hubble Space Telescope,简称HST)是人类历史上最重要的天文观测设备之一。它由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与欧洲航天局(ESA)合作研发,于1990年4月24日由“发现号”航天飞机成功发射升空。哈勃望远镜运行在地球大气层之外,能够以极高的清晰度观测宇宙,为天文学研究提供了大量珍贵的数据和图像。
哈勃望远镜的命名源自著名天文学家埃德温·哈勃(Edwin Hubble),他提出了宇宙正在膨胀的理论,为现代宇宙学奠定了基础。作为第一台进入太空的大型光学望远镜,哈勃不仅突破了地面观测的限制,还极大地拓展了人类对宇宙的认知。
哈勃望远镜关键信息一览表
项目 | 内容 |
中文名称 | 哈勃空间望远镜 |
英文名称 | Hubble Space Telescope (HST) |
发射时间 | 1990年4月24日 |
发射方式 | 美国“发现号”航天飞机携带 |
运行轨道 | 地球低轨道,约570公里高度 |
主要任务 | 观测可见光、紫外及近红外波段的天体 |
有效载荷 | 多种科学仪器,如广角相机、光谱仪等 |
观测能力 | 比地面望远镜高数十倍,能观测到130亿光年外的星系 |
贡献领域 | 宇宙年龄测定、黑洞研究、暗物质探索、系外行星探测等 |
维护任务 | 共进行五次维修任务,由航天员进行 |
运行状态 | 截至2024年仍在正常运行 |
哈勃望远镜自问世以来,已经帮助科学家发现了许多重要的宇宙现象,例如确认了宇宙加速膨胀、揭示了遥远星系的形成过程、捕捉到了超新星爆发的瞬间等。它的影像不仅推动了科学研究,也激发了公众对宇宙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
尽管近年来有詹姆斯·韦布空间望远镜(JWST)等新一代设备陆续投入使用,但哈勃望远镜依然在天文学界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它的存在证明了人类探索宇宙的决心与智慧,也为未来的深空探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