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选问答 >

不塞不流的出处

2025-11-07 02:40:08

问题描述:

不塞不流的出处,真的急需答案,求回复求回复!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11-07 02:40:08

不塞不流的出处】“不塞不流”是一个汉语成语,出自唐代文学家韩愈的《原道》。该成语的意思是:如果不堵塞、不阻止,就无法流通、发展。常用来比喻在思想、文化或社会发展中,必须通过排除错误观念或阻碍,才能使正确的事物得以传播和延续。

一、

“不塞不流”最早见于韩愈的《原道》,原文为:“不塞不流,不止不行。”这句话强调了在思想或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必须通过否定与排除错误的东西,才能让正确的思想或事物得以流传和发展。这一观点体现了韩愈对儒学复兴的主张,也反映了他对当时佛教、道教等思想冲击的回应。

二、表格展示

项目 内容
成语名称 不塞不流
出处 唐代·韩愈《原道》
原文出处 “不塞不流,不止不行。”
拼音 bù sè bù liú
字面意思 不堵塞就不能流通,不阻止就不能停止
引申含义 必须排除错误思想或障碍,才能让正确认识或事物发展
使用场景 多用于哲学、政治、文化等领域,强调批判与继承的关系
作者背景 韩愈(768—824),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古文运动倡导者
文化意义 表达了儒家思想在面对外来文化冲击时的防御与重建态度

三、补充说明

“不塞不流”不仅是语言上的表达,更是一种思想方法。它提醒人们,在面对复杂的社会现象或思想潮流时,不能一味接受,而应有选择地进行筛选与引导。这种思维方式在今天的教育、文化政策制定中仍有重要参考价值。

通过以上内容可以看出,“不塞不流”不仅是一个成语,更是一种思想理念,体现了古代哲人对社会发展规律的深刻思考。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

 
分享: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