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选问答 >

低徊愧人子

2025-09-25 15:40:19

问题描述:

低徊愧人子,有没有人能救救孩子?求解答!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9-25 15:40:19

低徊愧人子】“低徊愧人子”出自清代诗人黄景仁的《别老母》,原句为:“低徊愧人子,不敢叹风尘。”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母亲的深深愧疚与思念之情。在异乡漂泊、生活艰难之际,他因无法陪伴母亲而感到自责,情感真挚动人。

一、

“低徊愧人子”这一诗句深刻反映了古代文人对家庭责任的重视,尤其是对父母的孝道。在那个时代,许多士人为了功名、仕途而远走他乡,常常面临“忠孝不能两全”的困境。黄景仁正是在这种背景下,抒发了自己因无法侍奉双亲而产生的内疚与无奈。

该句不仅体现了个人情感,也折射出当时社会普遍存在的家庭伦理观念。它提醒我们,在追求个人理想的同时,不应忽视亲情与责任。这种情感共鸣跨越时空,至今仍能引起人们的思考与共鸣。

二、关键词解析

关键词 解释
低徊 指徘徊、犹豫不决,表达内心的矛盾与不安
表达因未能尽孝而产生的自责与羞愧
人子 指作为子女的身份,强调孝道的重要性
不敢叹风尘 表示不愿提及在外漂泊的艰辛,以免让母亲担忧

三、情感与文化背景

“低徊愧人子”不仅仅是一句诗,更是古人情感世界的缩影。在传统文化中,孝道被视为立身之本,子女应尽孝于父母,尤其在父母年迈时更应陪伴左右。然而现实往往不尽如人意,许多人因各种原因无法实现这一理想,从而产生深深的遗憾与愧疚。

黄景仁的这首诗正是这种情感的真实写照,他的文字虽简练,却饱含深情,让人感受到一种沉甸甸的责任感和难以言说的思念。

四、现代启示

在现代社会,虽然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但“低徊愧人子”的情感依然存在。很多人为了事业、学业或生活奔波,与家人聚少离多,难免产生类似的情感波动。因此,如何在追求自我价值的同时,不忘家庭责任,是值得每个人深思的问题。

五、结语

“低徊愧人子”不仅是对母亲的思念,更是对人生选择的反思。它提醒我们,无论身处何地,都应铭记亲情,珍惜与家人相处的时光。唯有如此,才能在人生的道路上走得更加踏实与坚定。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

 
分享: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