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贪生怕死的意思是什么】“贪生怕死”是一个常见的汉语成语,常用来形容一个人极度害怕死亡,不愿意为了任何事情而牺牲自己的生命。这个成语带有强烈的贬义色彩,通常用于批评那些在关键时刻缺乏勇气、只顾个人安危的人。
一、成语释义
词语 | 含义 |
贪生 | 渴望生存,不愿死去 |
怕死 | 害怕死亡,恐惧死亡 |
贪生怕死 | 指人非常害怕死亡,不愿意为正义、责任或他人而牺牲自己 |
二、出处与用法
- 出处:最早见于《史记·项羽本纪》:“项王乃悲歌慷慨,自为诗曰:‘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于是项王乃悲愤,欲自刎,左右皆泣,莫能止。”虽未直接使用“贪生怕死”,但描述了项羽对死亡的恐惧。
- 现代用法:多用于批评缺乏牺牲精神的人,也可用于文学作品中刻画人物性格。
三、近义词与反义词
类型 | 词语 |
近义词 | 畏首畏尾、胆小怕事、苟且偷生 |
反义词 | 视死如归、英勇无畏、舍生取义 |
四、例句展示
1. 在危急时刻,他只顾自己逃命,真是贪生怕死。
2. 一个真正的战士,应该不怕牺牲,而不是贪生怕死。
3. 面对敌人,他没有选择逃跑,而是选择了战斗,展现了大无畏的精神,而不是贪生怕死。
五、总结
“贪生怕死”是一个带有强烈道德评判意味的成语,强调的是对生命的过度执着和对死亡的恐惧。它提醒我们,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不应只考虑自身的安危,而应具备一定的责任感和担当精神。在历史和现实中,那些敢于牺牲、勇于奉献的人,才真正值得尊敬。
结语
“贪生怕死”不仅是一个成语,更是一种人生态度的反映。我们应该珍惜生命,但也不能因怕死而失去原则和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