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的高考作文题目】2014年是中国高考历史上具有特殊意义的一年,这一年全国各省市高考作文题目的设置更加注重考查学生的思辨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化素养。从整体来看,2014年的高考作文题目呈现出多元化、开放性和现实性的特点,既贴近生活,又富有思考空间。
以下是对2014年全国各地高考作文题目的总结与分析:
一、2014年高考作文题目汇总(部分省份)
省份 | 高考作文题目 | 题目类型 | 考查重点 |
北京 | “北京的规矩” | 命题作文 | 文化传统、地域特色 |
上海 | “心中的一泓清泉” | 命题作文 | 情感表达、内心世界 |
广东 | “胶片与数码” | 材料作文 | 技术发展与人文关怀 |
山东 | “开窗与关窗” | 材料作文 | 开放与封闭、选择与取舍 |
江苏 | “什么是不朽” | 命题作文 | 人生价值、精神传承 |
四川 | “人只有一次” | 命题作文 | 生命意识、珍惜当下 |
湖南 | “最美乡村教师” | 材料作文 | 社会现象、道德情感 |
浙江 | “门与路” | 命题作文 | 成长过程、人生道路 |
安徽 | “剧本与人生” | 材料作文 | 生活与艺术的关系 |
江西 | “中学时代” | 命题作文 | 回忆、成长、青春 |
二、题目特点分析
1. 命题作文占比高
多数省份采用“命题作文”的形式,如北京、江苏、四川等,这类题目更强调学生对主题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2. 材料作文体现思辨性
如广东、安徽等地的题目通过提供材料引导学生进行思考,考查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观点表达能力。
3. 关注社会现实与个人成长
许多题目涉及“人生”“成长”“选择”等主题,如山东的“开窗与关窗”,湖南的“最美乡村教师”,体现了对现实生活的关注与反思。
4. 语言风格多样化
有的题目偏向诗意表达(如上海的“心中的清泉”),有的则更具哲理性(如江苏的“什么是不朽”),体现出不同地区语文教育的风格差异。
三、写作建议
对于考生而言,面对这些题目,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 明确主题:抓住题目的关键词,理解其内涵。
- 结合自身经历:用真实的故事或感悟来支撑观点。
- 结构清晰:开头点题,中间展开,结尾升华。
- 语言流畅:避免生硬堆砌,注意语句的连贯性和表现力。
结语
2014年的高考作文题目不仅考验了学生的写作能力,也反映了教育对综合素质培养的重视。无论是命题作文还是材料作文,都鼓励学生深入思考、勇于表达。希望每一位考生都能在考场上发挥出自己的最佳水平,写出一篇有思想、有温度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