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荦荦大端的意思】“荦荦大端”是一个汉语成语,出自《史记·太史公自序》:“夫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此天道之大数也。夫贤者,天下之大端也。”后人引申为“荦荦大端”,意指事物的主要部分或关键所在,强调的是在众多细节中抓住主要问题或核心内容。
一、
“荦荦大端”原意是形容事物的主要部分或关键点,常用于指出某件事情中最重要、最核心的部分。这个成语多用于书面语,尤其在分析问题、总结经验或提出建议时使用较多。
它强调的是一种把握重点的能力,而不是陷入琐碎的细节中。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常说“抓大放小”,正是“荦荦大端”的一种体现。
二、表格展示
项目 | 内容 |
成语 | 荦荦大端 |
出处 | 《史记·太史公自序》 |
拼音 | luò luò dà duān |
字面意思 | “荦荦”:明显、显著;“大端”:主要部分或关键 |
引申含义 | 指事物的主要部分或核心问题 |
使用场景 | 分析问题、总结经验、提出建议等 |
近义词 | 抓大放小、纲举目张、提纲挈领 |
反义词 | 琐碎繁杂、细枝末节、舍本逐末 |
常见用法 | 多用于书面语,强调重点突出 |
示例句子 | 在工作中要善于抓住荦荦大端,不要被细节牵着走。 |
三、结语
“荦荦大端”虽源自古文,但在现代语境中依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无论是工作、学习还是生活,学会识别和聚焦“荦荦大端”,有助于提高效率、避免无效努力。掌握这一成语,不仅有助于语言表达的丰富性,也能提升思维的条理性与逻辑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