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猴子搏矢的意思是什么】“猴子搏矢”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猴子与箭相搏”,常用来比喻徒劳无功、自取灭亡的行为。这个成语带有强烈的讽刺意味,通常用于形容那些明知不可为而为之,最终导致失败或毁灭的人。
一、成语解析
项目 | 内容 |
成语 | 猴子搏矢 |
拼音 | hóu zi bó shǐ |
出处 | 《庄子·山木》:“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后人引申为“猴子搏矢” |
含义 | 比喻徒劳无功、自取灭亡的行为 |
用法 | 多用于贬义,形容人盲目行动、不自量力 |
近义词 | 自取灭亡、作茧自缚、螳臂当车 |
反义词 | 量力而行、审时度势、适可而止 |
二、成语来源与典故
“猴子搏矢”最早出自《庄子·山木》中的寓言故事。故事讲的是:一只猴子看到有人射箭,便试图用身体去阻挡箭矢,结果被箭射中,命丧黄泉。这则寓言意在说明,即使有再强的力气,若没有智慧和判断力,也难以避免灾祸。
后来,“猴子搏矢”逐渐演变为一个成语,用来比喻那些不自量力、盲目反抗或对抗强大势力的人,最终只会招致失败。
三、使用场景举例
场景 | 示例句子 |
工作场合 | 他明知公司政策无法改变,还执意挑战,简直是猴子搏矢。 |
家庭教育 | 孩子不懂得衡量自己的能力,一味挑战权威,这是典型的猴子搏矢。 |
社会评论 | 那些无视法律、屡教不改的人,最终只会落得猴子搏矢的下场。 |
四、总结
“猴子搏矢”是一个富有哲理的成语,强调了“量力而行”的重要性。它提醒人们,在面对强大的对手或困难时,应冷静分析形势,避免因盲目冲动而导致不必要的损失。成语虽简短,但寓意深刻,值得我们在生活和工作中深思。
如需进一步探讨类似成语或文化典故,欢迎继续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