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西走廊是什么意思】“河西走廊”是一个地理名称,指的是中国西北地区一条狭长的地带。它因位于黄河以西而得名,是连接中国内地与新疆、中亚的重要通道,历史上具有极高的战略和文化价值。
一、
河西走廊地处中国甘肃省西部,北接内蒙古高原,南临青藏高原,东起兰州,西至敦煌,全长约1000多公里。该地区地势平坦,气候干燥,但因有祁连山冰雪融水滋养,形成了绿洲农业带,是古代丝绸之路的重要通道。
在历史中,河西走廊不仅是中原王朝与西域交流的桥梁,也是多民族融合的地区。如今,这里仍是重要的能源基地和旅游胜地。
二、表格展示
项目 | 内容 |
名称来源 | 因位于黄河以西而得名 |
地理位置 | 甘肃省西部,北接内蒙古,南邻青海、西藏 |
西起敦煌,东至兰州,全长约1000公里 | |
地形特征 | 平原与戈壁交错,绿洲分布广泛 |
气候类型 | 温带大陆性气候,干旱少雨 |
水源 | 主要依靠祁连山冰雪融水 |
历史意义 | 古代丝绸之路的重要通道 |
是中原与西域交流的关键节点 | |
多民族聚居地,文化交融丰富 | |
现代意义 | 重要的能源基地(石油、天然气) |
旅游胜地(如敦煌莫高窟、嘉峪关等) | |
农业发达,盛产棉花、玉米等作物 |
通过以上内容可以看出,“河西走廊”不仅是一个地理概念,更是历史、文化、经济交汇的重要区域。了解它的含义,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中国西北地区的独特地位与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