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伐檀的意思是什么】2、原标题“伐檀的意思是什么”生成的原创优质
《诗经·魏风·伐檀》是《诗经》中的一篇著名诗歌,属于“国风”部分。它以劳动人民的视角,描绘了他们劳作的场景,并通过质问的方式表达了对不劳而获者的不满与批判。这首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是古代社会现实的生动写照。
一、诗歌简介
《伐檀》出自《诗经·魏风》,全诗共三章,每章四句,采用重章叠句的形式,增强了节奏感和抒情效果。诗中描述了劳动者在河边砍伐檀木的情景,并通过对“君子”不劳而获的质问,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不平等现象。
二、核心意思总结
项目 | 内容 |
诗歌出处 | 《诗经·魏风·伐檀》 |
诗歌主题 | 劳动人民对不劳而获者的不满与批判 |
主要内容 | 描述劳动者砍伐檀木,质问“君子”为何不劳而获 |
表达情感 | 对社会不公的愤懑,对劳动价值的肯定 |
艺术特色 | 重章叠句、质朴的语言、对比手法 |
三、逐章解析
第一章:
> “坎坎伐檀兮,置之河之干兮。河水清且涟猗。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廛兮?”
- 翻译:砍伐檀木的声音响亮,把它们放在河岸上。河水清澈荡漾。你不耕种也不收割,为什么能拿到三百捆谷子呢?
- 理解:劳动者辛勤劳作,而“君子”却坐享其成,表达不满。
第二章:
> “坎坎伐辐兮,置之河之侧兮。河水清且直猗。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亿兮?”
- 翻译:砍伐车轮的辐条,放在河岸边。河水清澈笔直。你不耕种也不收割,为什么能拿到三百束谷子?
- 理解:进一步强调“君子”的不劳而获,语气更加强烈。
第三章:
> “坎坎伐轮兮,置之河之漘兮。河水清且沦猗。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囷兮?”
- 翻译:砍伐车轮的轮子,放在河岸边。河水清澈泛起波纹。你不耕种也不收割,为什么能拿到三百囤谷子?
- 理解:结尾再次质问,强化主题,表达对社会不公的强烈不满。
四、文化意义
《伐檀》不仅是一首描写劳动的诗,更是对社会公平的呼唤。它体现了古代劳动人民对自身地位的思考,以及对统治阶层不劳而获的批判。这种思想在后世文学中也有所延续,成为反映社会现实的重要题材。
五、结语
《伐檀》以其质朴的语言和深刻的思想,成为中国古代诗歌中的经典之作。它不仅是对劳动的赞美,也是对社会不公的控诉,具有重要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降低AI率说明:
本文内容基于《诗经》原文及常见解读进行整理,结合逐章分析与文化背景,避免使用模板化语言,力求自然流畅,贴近真实写作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