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有德字的成语】在汉语中,许多成语都包含了“德”字,这些成语不仅体现了中华传统文化中对道德、品德的重视,也常常用来形容人的行为、修养或社会风气。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带有“德”字的成语,并对其含义进行了简要总结。
一、常见带有“德”字的成语总结
成语 | 含义 | 出处/用法 |
德高望重 | 品德高尚,声望极高 | 多用于形容年长或有威望的人 |
德才兼备 | 品德和才能都具备 | 形容一个人全面优秀 |
德不配位 | 品德与所处的地位不相称 | 常用于批评人地位过高而能力不足 |
恩德难忘 | 对别人的恩情难以忘记 | 表达感激之情 |
德艺双馨 | 道德和技艺都很高超 | 多用于评价艺术家或专业人士 |
以德报怨 | 用恩惠回报仇怨 | 表示宽容大度 |
仁至义尽 | 道德和道义都做到了极致 | 表示已经尽力而为 |
轻于鸿毛 | 比鸿毛还轻,比喻无足轻重 | 虽不含“德”字,但常与“重于泰山”对比使用,体现价值观 |
知恩图报 | 知道恩情就想着报答 | 强调感恩之心 |
德隆望尊 | 品德深厚,声望尊贵 | 多用于赞美他人 |
二、总结
“德”作为中华文化中的核心价值之一,在成语中占据了重要位置。这些成语不仅反映了古人对道德修养的重视,也在现代生活中依然具有指导意义。无论是个人修养还是社会交往,“德”都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
通过了解这些成语,我们不仅可以丰富语言表达,还能更好地理解中国传统文化中关于“德”的深刻内涵。希望本文能帮助读者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更加注重道德修养,提升自身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