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春暮原文及译文赏析】《春暮》是唐代诗人韦庄所作的一首描写暮春时节景色与情感的七言绝句。全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春光易逝、时光难留的感慨。以下为原文、译文及赏析内容。
一、原文及译文
内容 | 原文 | 译文 |
第一句 | 梨花满地不闻莺 | 梨花落满地面,听不到黄莺的啼叫 |
第二句 | 一树春风千万枝 | 一树春风中,枝条繁多 |
第三句 | 无情最是台城柳 | 最无情的是台城的柳树 |
第四句 | 依旧烟笼十里堤 | 依然像往常一样笼罩着十里长堤 |
二、诗歌赏析
《春暮》虽仅有四句,却以极简的语言描绘出春末的凄清景象。诗中“梨花满地”、“不闻莺”表现出春天即将结束的萧瑟感;“一树春风千万枝”则展现了春日的生机与繁华。然而,这种生机在“无情最是台城柳”中被打破,柳树依旧如旧,仿佛对人间的悲欢无动于衷,更显出时光流逝的无奈与孤独。
诗人借景抒情,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传达出对人生短暂、世事无常的深刻感悟。整首诗情感含蓄,意境深远,是唐代咏物抒怀诗中的佳作。
三、总结
《春暮》通过简洁的语言和细腻的意象,描绘了暮春时节的景象,并借此表达诗人对时光易逝的感慨。全诗情感真挚,意境优美,体现了韦庄诗歌中常见的婉约风格。无论是从艺术表现还是思想深度来看,这首诗都值得细细品味。
项目 | 内容 |
作者 | 韦庄(唐代) |
体裁 | 七言绝句 |
主题 | 春暮之景、时光易逝、人生无常 |
艺术特色 | 简洁凝练、意境深远、借景抒情 |
情感基调 | 悲凉、惆怅、沉思 |
如需进一步探讨该诗的历史背景或与其他诗人作品的比较,可继续深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