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楼记作者简介】《岳阳楼记》是北宋著名文学家、政治家范仲淹的代表作之一,全文以优美的文笔描绘了洞庭湖的壮丽景色,并借景抒情,表达了作者“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远大抱负和济世情怀。这篇文章不仅是中国古代散文中的经典之作,也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一、作者简介总结
范仲淹(989年-1052年),字希文,北宋时期的政治家、文学家、军事家,祖籍江苏吴县(今苏州市)。他自幼家境贫寒,但勤奋好学,终成一代名臣。范仲淹在仕途上历任多种要职,积极参与改革,主张“以民为本”,并提出了“庆历新政”等重要政治主张。他的文章风格刚健有力,思想深刻,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二、范仲淹生平简表
项目 | 内容 |
姓名 | 范仲淹 |
字 | 希文 |
出生年份 | 989年 |
去世年份 | 1052年 |
籍贯 | 江苏吴县(今苏州) |
身份 | 政治家、文学家、军事家 |
代表作品 | 《岳阳楼记》、《范文正公集》 |
主要思想 |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
政治贡献 | 参与“庆历新政”,主张改革 |
文学风格 | 刚健质朴,富有社会责任感 |
三、《岳阳楼记》背景与意义
《岳阳楼记》写于1046年,当时范仲淹因支持改革被贬至邓州(今河南邓县),他在游览岳阳楼时有感而发,写下此文。文章通过对洞庭湖景色的描写,引出对人生境遇的思考,强调士人应具备忧国忧民的情怀。
该文不仅是文学艺术的典范,更是儒家“仁政”思想的集中体现,对后世知识分子产生了深远影响,至今仍被广泛传诵。
四、结语
范仲淹以其卓越的才华和高尚的品德,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岳阳楼记》作为其代表作,不仅展现了他深厚的文字功底,更体现了他对国家和人民的深切关怀。这篇文章至今仍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和教育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