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由西汉著名史学家司马迁撰写。这部著作不仅开创了中国历史编纂的新体例,也奠定了后世正史的写作规范,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和文学价值。
一、
《史记》共130篇,分为本纪、表、书、世家、列传五个部分,涵盖了从黄帝到汉武帝时期约三千年的历史。其最大的特点是“纪传体”,即以人物为中心,通过记录重要人物的生平事迹来展现历史发展脉络。这种体例打破了以往按时间顺序编写的传统,使历史更具生动性和可读性。
《史记》不仅是一部历史著作,还融合了文学、哲学、政治等多方面的思想内容,被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二、《史记》简介表格
项目 | 内容 |
书名 | 《史记》 |
作者 | 司马迁(西汉) |
成书时间 | 公元前104年—公元前91年 |
体例 | 纪传体 |
总篇数 | 130篇 |
分类结构 | 本纪(12篇)、表(10篇)、书(8篇)、世家(30篇)、列传(70篇) |
内容范围 | 上起黄帝,下至汉武帝,历时约三千年 |
历史地位 | 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后世正史的典范 |
文学价值 | 语言生动,人物刻画深刻,具有高度文学艺术性 |
影响 | 对后世史学、文学、政治思想产生深远影响 |
三、结语
《史记》作为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不仅是历史研究的重要文献,更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它以独特的体例、丰富的史料和深刻的思考,为后人提供了了解古代中国社会、政治、文化的重要窗口。在今天,学习和研究《史记》,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学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