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后赤壁赋原文及翻译】《后赤壁赋》是北宋文学家苏轼在被贬黄州期间所作的一篇散文,与《前赤壁赋》并称为“赤壁二赋”。文章以游江夜景为背景,借景抒情,表达了作者对人生无常、世事变迁的感慨,同时也流露出超然物外、豁达乐观的情怀。
一、
《后赤壁赋》通过描写苏轼与友人夜游赤壁的所见所感,展现了自然景色的壮丽与人生的短暂。文中既有对自然之美的赞叹,也有对人生哲理的思考,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全文结构清晰,情感真挚,是苏轼散文中的经典之作。
二、原文及翻译对照表
原文 | 翻译 |
是岁十月之望,步自雪堂,迁于东坡,市井未起,而山川寂寥。 | 这一年十月十五日,我从雪堂出发,搬到东坡居住,街市还未热闹起来,山川显得格外寂静。 |
月白风清,水落石出,遂命仆人具舟,载酒以游。 | 月色皎洁,微风轻拂,水位下降,石头显露,于是叫仆人准备船只,带上酒去游玩。 |
时夜将半,四顾寂然,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色。 | 夜已过半,四周寂静无声,天空、云朵、山峦和江水,浑然一体,颜色相同。 |
惟有孤鹤,横江东来,翅如车轮,玄裳缟衣,戛然长鸣,掠予舟而西去。 | 只有一只孤鹤,从东边飞来,翅膀像车轮一样大,黑色的裙裳,白色的衣裳,发出清脆的叫声,掠过我的船向西飞去。 |
后有道士,冠服甚古,相视而笑,呼曰:“子非谪仙人乎?” | 后面有一位道士,戴着古代的帽子和衣服,互相看着笑了,说:“你不是被贬的仙人吗?” |
予惊起谢曰:“吾上与造物者游,下与隐君子为友。” | 我惊醒后连忙道歉说:“我上可以与天地同游,下可以与隐士为友。” |
道士不答,俯仰之间,已失其所在。 | 道士没有回答,低头抬头之间,已经不见了他的踪影。 |
明日,见于江滨,乃复作此赋。 | 第二天,在江边又看见了他,于是再次写下这篇赋。 |
三、简要分析
《后赤壁赋》延续了《前赤壁赋》中对自然与人生的思考,但更强调一种神秘与超脱的境界。文中“孤鹤”与“道士”的出现,象征着作者内心的孤独与对理想世界的向往。文章语言凝练,意象丰富,体现了苏轼散文的高超艺术成就。
四、结语
《后赤壁赋》不仅是苏轼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中国古典文学中极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它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和内心情感的表达,展现出作者深邃的思想和超凡的审美情趣,值得细细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