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鹏展翅恨天低的全诗是什么】一、
“大鹏展翅恨天低”是一句富有气势和寓意的诗句,常被用来形容志向远大、胸怀广阔之人。此句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上李邕》,原诗为:
> 大鹏飞兮振八裔,中天摧兮力不济。
> 余风激兮万世,游扶摇兮翳日月。
> 不知天之高兮,不知地之厚兮。
> 仰而叹曰:“大鹏展翅恨天低。”
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自身才能和理想的自信,同时也透露出一种无奈与感慨。尽管大鹏展翅高飞,却因天际有限而感到遗憾,象征着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
为了更清晰地展示该诗句的出处、作者、含义及影响,以下通过表格形式进行归纳总结。
二、表格展示
项目 | 内容 |
诗句原文 | 大鹏展翅恨天低 |
出处 | 唐代李白《上李邕》 |
作者 | 李白(唐代著名浪漫主义诗人) |
原诗全文 | 大鹏飞兮振八裔,中天摧兮力不济。 余风激兮万世,游扶摇兮翳日月。 不知天之高兮,不知地之厚兮。 仰而叹曰:“大鹏展翅恨天低。” |
诗句含义 | 表达诗人豪情壮志,同时流露出理想难以实现的无奈与感慨。 |
文学背景 | 该诗是李白写给李邕的一首诗,借大鹏自喻,抒发自己怀才不遇的情感。 |
后世影响 | “大鹏展翅恨天低”成为后人表达远大志向与抱负的经典语句,常用于文学创作中。 |
三、结语
“大鹏展翅恨天低”不仅是一句诗,更是一种精神的象征。它展现了古代文人对理想的追求与对现实的反思。通过了解这首诗的背景与意义,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古人的情怀与思想,也为现代人提供了精神上的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