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夙夜在公什么意思】“夙夜在公”是一个汉语成语,常用于形容人勤于公务、日夜为公事操劳。这个成语出自《诗经·大雅·烝民》:“夙夜匪懈,以事一人。”意思是早晚都不懈怠,只为侍奉君主或国家。后来,“夙夜在公”逐渐演变为形容官员或公职人员尽心尽力、忠于职守的精神。
一、总结说明
“夙夜在公”是一种高度责任感和奉献精神的体现,强调个人将公共事务置于首位,不辞辛劳地为集体利益而努力工作。这一成语多用于表彰那些敬业、无私、忠诚于职责的人。
二、详细解释与用法
项目 | 内容 |
成语 | 夙夜在公 |
拼音 | sù yè zài gōng |
出处 | 《诗经·大雅·烝民》 |
释义 | 早晚都在为公事操劳,形容勤于公务、尽职尽责 |
近义词 | 勤政为民、鞠躬尽瘁、恪尽职守 |
反义词 | 漠不关心、敷衍了事、玩忽职守 |
用法 | 多用于褒义,形容人敬业、负责 |
例句 | 他夙夜在公,深受百姓爱戴。 |
三、应用场景
1. 政务场合:如表扬公务员、领导等。
2. 文学作品:常用于描写人物忠诚、敬业的形象。
3. 日常交流:可用于夸赞他人工作认真、责任心强。
四、延伸理解
“夙夜在公”不仅适用于古代官吏,也适用于现代社会中那些默默奉献、坚守岗位的普通人。它体现了一种高尚的职业道德和精神追求,是值得提倡的价值观。
五、结语
“夙夜在公”是一种值得尊敬的态度和行为方式。无论是在古代还是现代,这种精神都是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我们应当学习和弘扬这种敬业、奉献的精神,为集体、为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