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箕怎么读什么意思】“箕”是一个汉字,读音为 jī(第一声)。它在汉语中具有多种含义,常见于古代文化、地理和日常用语中。以下是对“箕”字的详细解析。
一、
“箕”字在现代汉语中较为少见,但在古文或特定语境中仍有使用。其基本含义包括:
1. 一种农具:古代用于扬去谷物中的杂质的工具,形状像簸箕。
2. 星宿名:二十八宿之一,属东方青龙七宿之一。
3. 地名:如“箕山”,位于河南,是古代隐士居住的地方。
4. 姓氏:在一些地方,“箕”也可以作为姓氏出现。
此外,“箕”也常与“帚”连用,组成“箕帚”,指扫帚一类的清洁工具。
二、表格展示
汉字 | 读音 | 笔画 | 部首 | 含义说明 | 例句/用法 |
箕 | jī | 10 | 竹 | 农具,扬谷物的工具 | 他拿着箕在田里劳作。 |
箕 | jī | 10 | 竹 | 星宿名,二十八宿之一 | 箕宿在东方青龙七宿中。 |
箕 | jī | 10 | 竹 | 地名,如“箕山” | 箕山是古代隐士的居所。 |
箕 | jī | 10 | 竹 | 姓氏 | 他是箕家的后代。 |
箕 | jī | 10 | 竹 | 与“帚”合用,指扫帚 | 箕帚之利,不可忽视。 |
三、注意事项
- “箕”字虽然读音固定为 jī,但在不同语境中含义各异,需结合上下文理解。
- 在现代口语中,“箕”较少单独使用,多出现在书面语或古文中。
- 若想更深入理解“箕”的文化背景,可查阅《诗经》《楚辞》等古典文献。
通过以上内容可以看出,“箕”虽不常见,但其文化内涵丰富,了解它的读音和含义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古文及传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