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里挑灯看剑全诗】《夜里挑灯看剑》是南宋著名词人辛弃疾的代表作之一,出自其词作《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这首词写于作者晚年,表达了他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注和对收复中原、建功立业的强烈愿望。尽管他已年迈,但仍怀有壮志未酬的悲愤与豪情。
一、原文内容
>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 辛弃疾
>
>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
> 沙场秋点兵。
>
>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 可怜白发生!
二、
这首词通过描绘战场场景与战斗气氛,抒发了作者强烈的爱国情怀和壮志难酬的感慨。全词分为上下两片:
- 上片描写战前准备和军中生活,展现了一种雄浑壮阔的气势;
- 下片则转入战斗场面,表达出一种英勇无畏的精神;
- 最后一句“可怜白发生”则是整首词的转折点,道出了英雄迟暮、壮志未酬的悲凉。
三、关键词与主题分析
词汇/句子 | 含义 | 主题 |
醉里挑灯看剑 | 表现词人内心的不甘与渴望 | 报国无门、壮志难酬 |
梦回吹角连营 | 回忆昔日军旅生涯 | 爱国情怀、历史追忆 |
八百里分麾下炙 | 描写将士们欢聚一堂的情景 | 军中生活、团结精神 |
五十弦翻塞外声 | 用音乐渲染边疆战事氛围 | 战争背景、民族情感 |
马作的卢飞快 | 形容战马迅捷,象征勇猛 | 战斗场景、英雄气概 |
弓如霹雳弦惊 | 形容箭矢如雷,表现战斗激烈 | 战斗紧张、英勇无畏 |
了却君王天下事 | 表达完成国家大业的愿望 | 忠君报国、理想抱负 |
赢得生前身后名 | 追求功名成就 | 壮志凌云、人生追求 |
可怜白发生 | 体现年老体衰、壮志未酬 | 悲凉情绪、现实无奈 |
四、创作背景简述
辛弃疾是南宋著名的抗金将领,但因主战派受排挤,长期被贬闲居。此词作于他退隐期间,借回忆往昔军旅生活来寄托自己的政治抱负。虽表面写的是梦境或回忆,实则反映了他内心深处对国家命运的关切与对自身遭遇的不满。
五、艺术特色
1. 语言凝练有力:全词用词精准,富有节奏感;
2. 意象丰富生动:如“吹角连营”、“的卢飞快”等,极具画面感;
3. 情感真挚深沉:从豪情到悲凉,情感层次分明;
4. 结构紧凑合理:上下片过渡自然,情感层层递进。
六、结语
《夜里挑灯看剑》不仅是辛弃疾个人情感的真实写照,也代表了那个时代无数爱国志士的心声。它既是一首壮词,也是一曲悲歌,展现了诗人深沉的家国情怀与不屈的精神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