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身碎骨啥意思】“粉身碎骨”是一个常见的汉语成语,常用于形容人为了某种目标或信念,不惜付出生命的代价。这个成语不仅具有强烈的画面感,还蕴含着深厚的情感和精神力量。下面我们将从含义、出处、用法及情感色彩等方面进行总结,并通过表格形式清晰展示。
一、含义总结
“粉身碎骨”字面意思是“身体粉碎、骨头断裂”,比喻一个人为了某个目的或理想,甘愿牺牲自己的生命,甚至彻底毁灭自己。这个成语多用于表达一种极端的奉献精神或无畏的牺牲态度。
- 核心含义:为理想、信仰、国家、他人等不惜牺牲一切。
- 感情色彩:褒义,带有悲壮、崇高、英勇的意味。
- 适用对象:多用于英雄人物、革命者、战士等。
二、出处与演变
项目 | 内容 |
出处 | 最早见于《后汉书·王符传》:“死则死耳,安能以一身之微,而累国家之重乎?粉身碎骨,亦所甘心。” |
演变 | 后世广泛用于诗词、文章中,如文天祥《过零丁洋》中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虽未直接使用“粉身碎骨”,但精神相通。 |
三、常见用法
场景 | 示例句子 |
表达牺牲精神 | 他为了保护群众,毅然冲进火场,最终粉身碎骨。 |
形容极度痛苦 | 这种折磨简直让人粉身碎骨。 |
赞扬英雄行为 | 革命先烈们为了民族解放,粉身碎骨在所不辞。 |
四、情感与文化意义
“粉身碎骨”不仅是对个体牺牲的描述,更是一种精神象征。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它常常与忠义、忠诚、爱国等价值观紧密相连。这种精神在历史上的许多关键时刻都曾被弘扬,成为激励人们奋发图强的力量源泉。
五、总结表格
项目 | 内容 |
成语名称 | 粉身碎骨 |
含义 | 为理想、信仰、国家等不惜牺牲生命 |
情感色彩 | 褒义,悲壮、英勇、崇高 |
出处 | 《后汉书·王符传》 |
常见用法 | 描述牺牲、痛苦、英雄行为 |
文化意义 | 象征忠诚、奉献、无畏精神 |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粉身碎骨”不仅仅是一个成语,更是一种精神的象征。它提醒我们,在面对重大抉择时,有时需要超越个人得失,勇敢地承担起更大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