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骢的意思和读音】“骢”是一个较为少见的汉字,但在古文或诗词中偶尔出现。它在汉语中有特定的含义和读音,下面将从字义、读音、用法等方面进行总结,并以表格形式展示。
一、
“骢”是形声字,由“马”和“仓”组成,表示与马有关的词。其本义指青白相间的马,常用于古代文学作品中,象征高贵或勇猛。在现代汉语中,“骢”已较少使用,多见于古文或文学作品中。
该字读音为 cōng(第一声),在普通话中发音清晰,书写时要注意部首“马”和声旁“仓”的组合。
二、表格展示
项目 | 内容 |
汉字 | 骢 |
拼音 | cōng |
注音符号 | ㄘㄨㄥ |
繁体字 | 骢 |
部首 | 马 |
笔画数 | 10画 |
字义 | 青白色相间的马;也指骏马 |
用法 | 多见于古文、诗词中 |
例子 | “骢马嘶风”、“骢蹄踏雪” |
现代使用 | 较少使用,多用于文学表达 |
同义词 | 骏马、良驹 |
反义词 | 老马、劣马 |
三、补充说明
“骢”字虽然不常见,但在一些诗词中常用来形容马匹的神骏与威武,如唐代诗人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中提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虽未直接使用“骢”,但类似意象在古诗中屡见不鲜。
此外,在书法或艺术创作中,“骢”字也因其独特的结构和古雅的风格而受到喜爱。
通过以上内容可以看出,“骢”字虽不常用,但具有一定的文化价值和语言美感,了解它的含义和读音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古文与诗词中的意象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