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奴颜婢膝的故事和含义简短】“奴颜婢膝”是一个汉语成语,形容一个人态度卑贱、讨好奉承,毫无骨气。这个成语常用来批评那些对权贵一味迎合、丧失尊严的人。
一、故事背景
“奴颜婢膝”最早出自《宋史·岳飞传》:“(秦桧)每见帝,必劝帝以‘南自南,北自北’为言,其意欲以金人之兵,复中原之地,而尽归于金也。然其心实欲专权,遂与金人通谋,阴图社稷。时有忠臣奏曰:‘此贼若不诛,国将亡矣!’帝怒曰:‘朕不能容此人,尔等何得妄言?’于是,群臣皆不敢言。惟岳飞独上疏,力谏,终被构陷,死于狱中。”
虽然这段文字并非直接描写“奴颜婢膝”的出处,但历史上秦桧的所作所为正是“奴颜婢膝”的典型代表。他为了个人利益,不惜出卖国家,对金人卑躬屈膝,最终成为千古罪人。
二、成语含义
项目 | 内容 |
成语 | 奴颜婢膝 |
拼音 | nú yán bì xī |
出处 | 《宋史·岳飞传》(间接使用) |
含义 | 形容人态度卑贱,对权贵一味讨好,毫无骨气 |
用法 | 多用于贬义,形容人缺乏尊严和原则 |
近义词 | 阿谀奉承、趋炎附势 |
反义词 | 刚正不阿、宁折不弯 |
三、现实意义
在现代社会,“奴颜婢膝”仍然具有强烈的警示意义。它提醒人们要保持独立人格和尊严,不要为了眼前利益或权力而放弃自己的立场和原则。一个真正有担当的人,应当敢于坚持正义,而不是一味迎合他人。
四、总结
“奴颜婢膝”不仅是一个成语,更是一种人生态度的写照。它警示我们:做人要有骨气,做事要有底线,不能因一时的妥协而失去自我。无论身处何种环境,都应坚守内心的正义与尊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