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违农时原文及翻译】“不违农时”出自《孟子·梁惠王上》,是古代农业社会中非常重要的耕作原则,强调按照自然规律和季节变化进行农业生产,以保证丰收。以下是对该段原文的整理、翻译及总结。
一、原文
>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二、翻译
- 不违农时:不违背农事的季节,即按照合适的时节进行耕种。
- 谷不可胜食也:粮食就吃不完。
- 数罟不入洿池:不要用细密的渔网去捕捞池塘里的鱼。
- 鱼鳖不可胜食也:鱼和鳖就吃不完。
- 斧斤以时入山林:砍伐树木要按照季节进行。
- 材木不可胜用也:木材就用不完。
- 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粮食、鱼鳖、木材都充足。
- 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这样百姓就能安心生活,死去的人也能得到妥善安葬。
- 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这就是施行仁政的开始。
三、
“不违农时”是儒家思想中关于可持续发展和生态平衡的重要理念。它强调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合理利用自然资源,避免过度开发,从而实现长久的富足。在古代,这一思想不仅指导农业生产,也成为治国理政的重要原则。
通过遵循自然规律,合理安排农事活动、捕鱼和采伐,可以确保资源的持续利用,保障民生稳定。这不仅是对物质生活的保障,更是对社会秩序和道德伦理的维护。
四、表格对比
原文 | 翻译 | 含义 |
不违农时 | 不违背农事的季节 | 按照合适的时间进行耕种 |
谷不可胜食也 | 粮食就吃不完 | 农业生产充足 |
数罟不入洿池 | 不用细密的渔网捕鱼 | 保护鱼类资源 |
鱼鳖不可胜食也 | 鱼和鳖就吃不完 | 生物资源丰富 |
斧斤以时入山林 | 砍伐树木按季节进行 | 合理利用森林资源 |
材木不可胜用也 | 木材就用不完 | 资源可持续使用 |
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 | 粮食、鱼鳖、木材充足 | 资源充足保障民生 |
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 百姓能安心生活 | 社会安定、民生无忧 |
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 这是施行仁政的开始 | 政治治理的基础 |
五、结语
“不违农时”不仅是古代农业生产的指导原则,更蕴含着深刻的生态智慧与人文关怀。它提醒我们,在追求发展的同时,应尊重自然、珍惜资源,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这种思想至今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