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绝圣手是哪位诗人】在古代诗词中,“七绝”是一种非常讲究格律与意境的诗体,每首四句,每句七个字,结构紧凑、语言精炼。在中国文学史上,能够将“七绝”写得炉火纯青、出神入化的诗人并不多见,而其中最被后人推崇的,便是唐代诗人王昌龄。
王昌龄(约698年—756年),字少伯,盛唐时期著名的边塞诗人,与李白、杜甫齐名。他的诗歌以题材广泛、风格多样著称,尤其擅长写闺怨、边塞和送别等主题。但他在“七绝”方面的成就尤为突出,被誉为“七绝圣手”。
为什么说王昌龄是“七绝圣手”?
1. 数量多:王昌龄现存的七绝作品多达180余首,占其全部诗作的三分之一以上,远超同时代其他诗人。
2. 质量高:他的七绝不仅形式规范,而且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如《出塞》《芙蓉楼送辛渐》等,均为千古传诵的经典之作。
3. 影响大:他的七绝对后世影响深远,宋代以后许多诗人纷纷效仿,甚至有人认为他是“七绝之祖”。
| 项目 | 内容 | 
| 诗人姓名 | 王昌龄 | 
| 生卒年 | 约698年—756年 | 
| 字 | 少伯 | 
| 所处朝代 | 盛唐 | 
| 代表诗体 | 七绝 | 
| 代表作品 | 《出塞》《芙蓉楼送辛渐》《闺怨》等 | 
| 被誉称号 | “七绝圣手” | 
| 作品数量 | 约180首七绝 | 
| 后世影响 | 对后世七绝创作有深远影响 | 
综上所述,王昌龄之所以被称为“七绝圣手”,不仅是因为他作品的数量庞大,更因为他用词精准、意境深远,将七绝这一诗体推向了艺术的高峰。他的诗作至今仍被广泛传诵,是中国古典文学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