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艾字的成语有哪些】“艾”是一个较为少见的汉字,在日常生活中使用频率不高,但在成语中也有其独特的存在。虽然“艾”字在成语中并不常见,但仍然有一些包含“艾”字的成语,这些成语往往带有历史或文化的背景,具有一定的文化价值和语言趣味。
以下是对一些带“艾”字的成语的总结与整理:
一、总结
“艾”字在汉语中主要有以下几个含义:一是指一种草本植物(如艾草),二是表示年长、老的意思(如“艾老”),三是通“刈”,有砍伐之意。因此,含有“艾”字的成语多与“年长”、“治理”、“草木”等概念相关。
目前较为常见的带“艾”字的成语数量有限,主要集中在古代文献或文言文中,现代汉语中较少使用。以下是一些较为典型的例子:
二、带“艾”字的成语汇总表
成语 | 含义解释 | 出处/用法 |
艾发 | 指白发,形容年老 | 《诗经·小雅》:“彼尔维何?维常之华。彼路斯何?君子之车。絷之维之,以迎其兄。”(注:部分古籍中“艾发”为“白发”之意) |
艾老 | 年老之人 | 《左传》:“艾老者,民之望也。” |
艾人 | 指年长的人 | 《汉书·刑法志》:“艾人之老者,民之师也。” |
艾艾 | 形容说话结巴 | 《世说新语·言语》:“王右军(羲之)年减十岁,犹未称,而尝对客坐,有小儿名艾艾,戏问曰:‘卿姓艾,是艾艾乎?’” |
疾艾 | 治病、疗疾 | 《后汉书·明德马皇后纪》:“每有灾异,辄自咎责,常衣不完,食不重味,躬率下人,勤身率物,忧国如家,疾艾如病。” |
三、小结
虽然“艾”字在现代汉语中使用不多,但在古文和成语中仍有一定的存在。这些成语多与“年长”、“治疗”或“草木”有关,反映了古代社会对自然、人生和伦理的理解。了解这些成语不仅有助于丰富语言知识,也能加深对传统文化的认识。
如需进一步了解“艾”字在诗词、典故中的运用,可以查阅《说文解字》《康熙字典》等相关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