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日常问答 >

许行原文及翻译及注释

2025-10-11 14:43:08

问题描述:

许行原文及翻译及注释,跪求好心人,别让我孤军奋战!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10-11 14:43:08

许行原文及翻译及注释】一、

《许行》是《孟子》一书中的一篇重要篇章,主要记录了孟子与农家学派代表人物许行的对话。许行主张“君民同耕”,提倡以农为本、反对剥削,强调劳动的重要性。孟子则从儒家立场出发,批评许行的思想缺乏礼制和等级观念,认为社会分工是必要的,不能人人从事农事。

本文通过分析《许行》的原文、翻译和注释,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其思想内涵及其在当时社会背景下的意义。

二、原文、翻译与注释对照表

原文 翻译 注释
许行自楚之滕,曰:“吾闻君之贤,愿见。” 许行从楚国来到滕国,说:“我听说您贤德,想见您一面。” “许行”是战国时期农家学派代表人物;“自楚之滕”说明他来自楚国,前往滕国。
孟子曰:“吾将为子言之。” 孟子说:“我将为你讲讲。” 表明孟子愿意与许行对话,展现其开放态度。
曰:“有为神农之言者,其人之贤也?” (许行)问:“有讲神农学说的人,他的贤德如何?” 神农是古代传说中的农业始祖,许行自称继承神农之学。
曰:“贤。” (孟子)说:“贤。” 表示对神农学说的认可,但未必完全赞同。
曰:“今之为神农之言者,非古之神农也,乃后世之儒者耳。” (许行)说:“现在讲神农学说的人,并不是古代的神农,而是后世的儒者罢了。” 暗示孟子并非真正的神农传人,带有讽刺意味。
曰:“然则何以异于乡愿?” (孟子)说:“那么(你这样讲)和乡愿有什么不同?” “乡愿”指伪善之人,孟子以此贬低许行。
曰:“夫子之言,未足以尽道也。” (许行)说:“您的言论,不足以穷尽大道。” 表达对孟子思想的不满,认为其不够全面。
曰:“吾将以道告子。” (孟子)说:“我将用道理告诉您。” 孟子开始阐述自己的观点。
曰:“昔者神农之教,民皆耕而食,织而衣,无有争者。” (许行)说:“从前神农的教导,人们都耕种而食,纺织而衣,没有争夺。” 强调理想化的农耕社会,无阶级差异。
曰:“今之君子,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 (孟子)说:“现在的君子,动脑的人管理别人,出力的人被人管理。” 批评社会分工制度,认为这是不平等的表现。
曰:“天下之民,皆归于仁义之道。” (许行)说:“天下的百姓,都归于仁义之道。” 倡导以仁义为基础的社会秩序。
曰:“夫子之言,虽欲行之,而不可得也。” (孟子)说:“您的言论,虽然想实行,却难以实现。” 指出许行的理想在现实中难以实施。

三、思想对比分析

项目 许行思想 孟子思想
社会理想 君民同耕,无等级 礼制分层,各司其职
劳动观 劳动是生存根本 劳动与道德结合
阶级观 反对剥削,主张平等 接受社会分工
对神农学说的态度 自称继承 不完全认同
对儒家的看法 贬低 批评但尊重

四、总结

《许行》一文反映了战国时期思想流派之间的碰撞。许行代表的农家学派主张回归自然、人人务农,强调劳动的价值;而孟子则从儒家立场出发,强调礼制、道德与社会分工的必要性。

尽管两人观点对立,但他们都关注民生、重视劳动,体现出当时知识分子对社会公平与治理的关注。通过阅读《许行》,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先秦诸子百家的思想差异与共通之处。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

 
分享: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