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生明月】“海上生明月”出自唐代诗人张九龄的《望月怀远》,全诗为:“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这首诗以自然景象为引,抒发了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意境深远,情感真挚。
一、
“海上生明月”描绘的是在广阔的海面上升起一轮明月,象征着广阔的空间和遥远的距离。诗人通过这一画面,表达了对远方亲人或朋友的深切思念。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开阔,情感细腻,是唐代诗歌中极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
二、关键信息对比表
项目 | 内容 |
诗句出处 | 张九龄《望月怀远》 |
原文 |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
意境 | 自然景象与情感交融,表达思念之情 |
主题 | 思念、孤独、时空距离 |
作者背景 | 张九龄,唐代著名诗人,政治家 |
诗体 | 五言律诗 |
艺术特色 | 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 |
文化意义 | 成为后世描写月亮与思念的经典意象 |
三、延伸理解
“海上生明月”不仅是自然景象的描写,更是一种情感的寄托。在古代,人们常以月亮作为思念的象征,而“海上”则增加了空间的辽阔感,使得思念之情更加浓烈。这种手法在唐诗中屡见不鲜,体现了古人对自然与情感之间关系的深刻理解。
四、结语
“海上生明月”不仅是一句诗,更是一种文化符号,承载着人们对亲情、友情以及人生哲理的思考。它提醒我们,在浩瀚的宇宙中,人与人之间的联系虽远,但心却可以彼此靠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