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心翼翼是什么意思以及出处是什么小心翼翼】一、
“小心翼翼”是一个汉语成语,用来形容做事非常谨慎、小心,生怕出错或带来不良后果。这个词语常用于描述人在处理重要事务时的认真态度和细致行为。
该成语最早见于古代文献,具体出处可以追溯到《诗经》中的一句诗,后在历代文言文中被广泛使用。随着时间的推移,“小心翼翼”逐渐成为现代汉语中常用的表达方式,常用于书面语和日常交流中。
以下将通过表格形式对“小心翼翼”的含义、用法、出处及现代应用进行详细说明。
二、表格展示
项目 | 内容 |
词语 | 小心翼翼 |
拼音 | xiǎo xīn yì yì |
释义 | 形容做事非常小心、谨慎,生怕出错或造成不良后果。 |
词性 | 形容词(常作状语) |
结构 | 联合式 |
近义词 | 谨慎、小心、战战兢兢、如履薄冰 |
反义词 | 马虎、粗心、鲁莽、轻率 |
出处 | 最早见于《诗经·大雅·抑》:“小心翼翼,昭明有融。” |
典故来源 | 原意为恭敬而谨慎地对待事情,后引申为做事态度严谨。 |
现代用法 | 多用于书面语或正式场合,表示对某事的重视和谨慎态度。 |
例句 | 他小心翼翼地打开信封,生怕弄坏了里面的文件。 |
适用场景 | 工作、学习、生活等需要高度注意的场合。 |
常见搭配 | 小心翼翼地做某事、小心翼翼地处理问题 |
三、结语
“小心翼翼”不仅是一个简单的成语,更是一种处世态度的体现。它提醒我们在面对重要事务时,应保持足够的警惕与专注,避免因疏忽而造成不必要的麻烦。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小心翼翼”都是一种值得提倡的行为准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