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元夜古诗原文内容及翻译】《上元夜》是一首描写古代元宵节夜晚热闹场景的诗歌,作者为唐代诗人崔液。这首诗以生动的语言描绘了上元之夜灯火辉煌、人潮涌动的景象,展现了古人对节日的欢庆与向往。
一、
《上元夜》是唐代诗人崔液所作的一首七言绝句,全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上元节(即元宵节)夜晚的繁华与热闹。诗中描绘了宫灯高悬、游人如织的盛况,体现了诗人对节日氛围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为了便于理解,以下将提供该诗的原文、翻译以及关键字词的解释,帮助读者更好地掌握其内容与意境。
二、原文与翻译对照表
诗句 | 原文 | 翻译 |
第一句 | 玉漏银壶更漏催 | 玉制的漏壶和银质的水壶不断滴水,时间在悄悄流逝。 |
第二句 | 绣帘开处月光来 | 绣花的帘子打开,月光洒了进来。 |
第三句 | 银烛金炉香满室 | 银色的蜡烛和金色的香炉,香气弥漫整个房间。 |
第四句 | 东风吹作彩云回 | 东风吹动,仿佛彩云飘回。 |
三、字词解释
- 玉漏银壶:古代计时工具,象征宫廷的奢华。
- 绣帘:装饰精美的帘子,多用于贵族或官宦之家。
- 银烛金炉:指华丽的照明和香具,表现富贵人家的节日气氛。
- 东风:春天的风,象征温暖与生机。
- 彩云:比喻美丽的景色或人们的欢笑。
四、诗歌赏析
《上元夜》虽然篇幅短小,但语言优美,意境深远。诗人通过“玉漏银壶”、“绣帘开处”等意象,营造出一种典雅而浪漫的节日氛围。同时,“银烛金炉”与“东风吹作彩云回”又增添了节日的喜庆与梦幻感,使整首诗充满了浓厚的生活气息和艺术美感。
五、结语
《上元夜》不仅是一首描写节日风光的诗,也反映了唐代社会对节日的重视与喜爱。它用简洁的语言表达了丰富的画面感和情感,是了解古代元宵节文化的重要文学作品之一。通过阅读和理解这首诗,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感受中国古代文化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