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日常问答 >

道德经老子原文

2025-09-25 09:18:55

问题描述:

道德经老子原文,求路过的大神指点,急!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9-25 09:18:55

道德经老子原文】《道德经》是道家学派的经典著作,相传为春秋时期的思想家老子所著。全书共81章,分为《道经》37章和《德经》44章,内容涉及宇宙本源、人生哲理、治国之道等多个方面。其语言简练,寓意深远,对后世哲学、政治、文学等领域产生了深远影响。

以下是对《道德经》原文的简要总结,并以表格形式呈现其主要内容与核心思想:

章节 核心内容 主要思想
第1章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道是不可言说的本源,名称也是相对的。
第2章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美与丑、善与恶是相对的,互相依存。
第3章 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 治国应以无为而治,避免人为制造竞争。
第4章 道冲,而用之或不盈。 道虚无缥缈,但作用无穷。
第5章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天地和圣人都是客观的,不带有情感。
第6章 谷神不死,是谓玄牝。 道是生育万物的根源,永恒不灭。
第7章 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 无私才能长久,顺应自然才是真道。
第8章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善于处事的人应如水一般柔顺、包容。
第9章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 过度追求反而有害,适可而止才是智慧。
第10章 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 心灵与身体合一,保持内在的和谐。
第11章 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 事物的“无”同样重要,虚无中蕴含功能。
第12章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 过度感官刺激会损害人的本性。
第13章 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 对荣辱过于在意,反增烦恼。
第14章 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 道无形无相,难以感知。
第15章 古之善为道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 古代得道之人,深奥难测,需用心体会。
第16章 致虚极,守静笃。 内心虚空,保持宁静,才能接近道。
第17章 太上,不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 最高明的统治者,人民不知其存在。
第18章 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 社会失衡时,才需要提倡仁义等道德。
第19章 绝圣弃智,大盗乃止;绝仁弃义,大伪乃起。 去除虚伪的道德规范,才能回归自然。
第20章 绝学无忧。 不执着于学问,反而没有忧虑。
第21章 孔德之容,惟道是从。 德行的体现,源于对道的遵循。
第22章 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弊则新。 顺势而为,方能保全自我。
第23章 希言自然。 少言寡语,顺应自然。
第24章 企者不立,跨者不行。 强行求取,终将失败。
第25章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一切应效法自然,顺应规律。
第26章 重为轻根,静为躁君。 重是轻的基础,静是动的主宰。
第27章 善行无辙迹,善言无瑕谪。 真正的善行和言语无需刻意表现。
第28章 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 明白光明,却甘居黑暗,是处世之道。
第29章 将欲取天下而为之,吾见其不得已。 欲掌控天下,往往适得其反。
第30章 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 战争是不祥的,应尽量避免。
第31章 吉事尚左,凶事尚右。 吉祥之事在左,凶险之事在右,象征阴阳对立。
第32章 道常无名,朴。 道无形无名,质朴无华。
第33章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了解他人是智慧,认识自己才是真正的聪明。
第34章 大道泛兮,其可左右。 道广大无边,无所不在。
第35章 执大象,天下往。 把握大道,就能得到天下人心。
第36章 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 欲收拢,先扩张;欲削弱,先强大。
第37章 道常无为而无不为。 道虽无为,却能成就一切。

总结:

《道德经》是一部蕴含深刻哲理的典籍,强调“道”的重要性,主张顺应自然、无为而治、谦逊柔和、返璞归真。它不仅是中国古代哲学的瑰宝,也对现代人如何面对生活、社会与自我提供了重要的启示。通过阅读与思考《道德经》,可以更好地理解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从而获得内心的平静与智慧。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

 
分享: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