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怒发冲冠凭栏处全诗】一、
“怒发冲冠凭栏处”出自南宋著名词人岳飞的《满江红·写怀》,是整首词中最脍炙人口、气势磅礴的一句。这句词表达了作者面对国难当头时的强烈愤怒与壮志未酬的悲愤情绪,展现了岳飞强烈的爱国情怀和不屈不挠的精神。
“怒发冲冠”形容因极度愤怒而头发直竖,顶起帽子;“凭栏处”则是指站在高处远望,寄托着对国家命运的关切。整句词情感激昂,极具感染力,成为后世传颂的经典名句。
本文将通过表格形式,对“怒发冲冠凭栏处”这一句进行详细解析,包括出处、作者、背景、含义及艺术特色等方面,帮助读者更深入地理解其文化内涵和文学价值。
二、表格展示
项目 | 内容 |
原句 | 怒发冲冠凭栏处 |
出处 | 《满江红·写怀》 |
作者 | 岳飞(南宋) |
创作背景 | 岳飞在北宋灭亡后,南宋朝廷偏安一隅,他力主北伐收复河山,但屡遭奸臣陷害,最终被以“莫须有”罪名杀害。此词作于他临终前或北伐期间。 |
字面意思 | 因愤怒到极点,头发直冲帽子,站在高处远望。 |
深层含义 | 表达了作者对国家沦陷的深切悲愤,以及对恢复中原的坚定决心。 |
情感基调 | 激昂、悲壮、愤懑 |
艺术特色 | 用夸张手法表现情感,语言简练有力,富有节奏感。 |
历史影响 | 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之一,激励无数仁人志士为国奋斗。 |
现代意义 | 象征民族气节与家国情怀,常用于表达对祖国的热爱与忠诚。 |
三、结语
“怒发冲冠凭栏处”不仅是一句词,更是岳飞一生忠贞不渝、矢志报国的真实写照。它跨越时空,至今仍能唤起人们对历史的思考与对民族精神的敬仰。通过对其逐层解析,我们更能体会到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与诗词艺术的独特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