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深火热的意思是什么】“水深火热”是一个汉语成语,常用来形容人民生活极其困苦、灾难深重的处境。这个成语来源于古代的战争和民生苦难,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和情感色彩。
一、成语解释
水深火热:
指人民处于极深的水和极热的火中,比喻人民生活在极端痛苦和艰难的境地。
出处:《孟子·梁惠王下》:“如水益深,如火益热,民望之若父母,而不知其所以然。”
该成语多用于描述社会动荡、战乱频繁或统治暴虐导致百姓生活困苦的情况。
二、词语结构分析
词语 | 含义 | 用法 |
水 | 象征苦难、危险 | 常与“深”搭配,表示极度的困境 |
深 | 深度大,程度高 | 强调苦难的程度 |
火 | 象征炎热、煎熬 | 表示极端的痛苦 |
热 | 温度高,强烈 | 强调痛苦的剧烈程度 |
三、使用场景举例
场景 | 使用示例 |
描述社会动荡 | “战乱年代,百姓水深火热,流离失所。” |
形容生活艰难 | “他从小家境贫寒,过着水深火热的生活。” |
反映政治压迫 | “在专制统治下,人民水深火热,苦不堪言。” |
四、近义词与反义词
类别 | 成语 |
近义词 | 生灵涂炭、民不聊生、饥寒交迫 |
反义词 | 安居乐业、丰衣足食、太平盛世 |
五、总结
“水深火热”是一个形象生动、感情强烈的成语,用来形容人民在极端苦难中的生活状态。它不仅具有历史背景,也常用于现代文学、新闻报道或日常表达中,以强调社会问题的严重性。理解这一成语,有助于我们更深刻地体会历史与现实中的民生疾苦。
通过以上内容,我们可以更加全面地了解“水深火热”的含义、用法及背后的文化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