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仙芝简介个人资料】高仙芝(?—756年),唐朝中期著名将领,出生于西域的高氏家族,祖籍为高丽(今朝鲜半岛)。他是唐玄宗时期的重要边将之一,在安西都护府任职期间立下赫赫战功,被誉为“天宝名将”。然而,最终因与吐蕃作战失利及内部政治斗争而被处死,成为唐朝由盛转衰过程中的一个重要人物。
一、高仙芝生平概述
高仙芝出身于一个显赫的军事世家,其父高舍鸡曾任安西副都护。他自幼习武,精通骑射,擅长兵法,年纪轻轻便在军中崭露头角。唐玄宗天宝年间,高仙芝被任命为安西都护府副大都护,并逐步晋升为安西节度使,负责镇守西域地区。
他在任期间多次出征,击败吐蕃、小勃律等国,巩固了唐朝在西域的统治。其中,最著名的战役是天宝六年的“小勃律之战”,他率军翻越雪山,奇袭敌军,成功收复失地,赢得朝廷高度赞誉。
然而,随着安禄山叛乱的爆发,高仙芝被调回中原参与平叛。由于指挥失误和与封常清的矛盾,最终在潼关之战中战败,被唐玄宗下令处死。
二、高仙芝主要事迹一览表
项目 | 内容 |
姓名 | 高仙芝 |
生卒年 | 约公元690年—756年 |
籍贯 | 西域(今新疆一带),祖籍高丽 |
官职 | 安西副都护、安西节度使、右金吾卫大将军 |
主要战绩 | 击败吐蕃、攻占小勃律、平定西域 |
最终结局 | 因潼关战败被唐玄宗处死 |
历史评价 | “天宝名将”;亦有争议,认为其战术存在失误 |
三、历史意义与影响
高仙芝作为唐朝边疆的重要将领,不仅在军事上表现出色,也反映了唐朝中后期对外用兵的复杂局面。他的失败也预示着唐朝中央对边将控制力的减弱,以及地方势力的崛起。高仙芝之死,成为安史之乱前的一个重要信号,标志着唐朝由盛转衰的关键节点。
四、总结
高仙芝是唐朝中期一位极具代表性的将领,其军事才能与悲剧结局令人唏嘘。他的一生体现了唐代边疆战争的激烈与复杂,也揭示了当时政治与军事之间的微妙关系。尽管他在历史上评价不一,但不可否认的是,他为唐朝的边疆稳定做出过重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