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经验问答 >

鞠躬尽瘁的出处

2025-09-19 05:27:50

问题描述:

鞠躬尽瘁的出处,急!求解答,求不沉贴!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9-19 05:27:50

鞠躬尽瘁的出处】“鞠躬尽瘁”是一个常用于形容人尽心尽力、不辞辛劳的成语,常用来赞美那些为国家、事业或他人奉献一切的人。它出自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的《后出师表》。下面将从出处、含义、用法等方面进行总结,并以表格形式展示。

一、

“鞠躬尽瘁”最早见于《后出师表》,是诸葛亮在第二次北伐前写给刘禅的一篇奏章。文中他表达了自己对国家的忠诚与责任感,以及愿意竭尽全力、直至生命尽头的决心。这句话后来被广泛引用,成为表达敬业精神和无私奉献的典范。

该成语不仅体现了诸葛亮的忠君爱国情怀,也反映了古代士大夫阶层的理想追求。在现代语境中,“鞠躬尽瘁”多用于表彰那些默默付出、不求回报的工作者或领导者。

二、表格展示

项目 内容
成语 鞠躬尽瘁
出处 《后出师表》(三国·诸葛亮)
原文出处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注:原文中“鞠躬尽瘁”并未直接出现,但“临表涕零,不知所言”等句表达了类似情感)
含义 形容尽心尽力地工作或服务,直到耗尽全部精力。
使用场景 多用于褒扬一个人的敬业精神、奉献精神和责任感。
现代应用 常用于表彰优秀员工、领导、教师、医生等职业群体。
文化意义 体现中国传统儒家文化中“忠”与“诚”的价值观。

三、结语

“鞠躬尽瘁”作为中华文化中的重要成语,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它不仅是对个人品德的高度赞扬,也是对社会责任感的一种诠释。在当今社会,这种精神依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激励人们在各自岗位上尽职尽责,为集体和社会做出贡献。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

 
分享: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