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经验问答 >

黠鼠赋文言文翻译

2025-09-16 19:49:07

问题描述:

黠鼠赋文言文翻译,急!求大佬出现,救急!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9-16 19:49:07

黠鼠赋文言文翻译】一、

《黠鼠赋》是北宋文学家苏轼所作的一篇寓言性散文,通过描写一只狡猾的老鼠在人面前机智逃脱的情景,表达了作者对世事的观察与思考。文章语言简练,寓意深刻,借物喻人,富有哲理。

本文将对《黠鼠赋》进行逐句翻译,并结合原文内容进行总结,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其含义。以下为原文及翻译对照表。

二、原文与翻译对照表

原文 翻译
苏子夜坐于室,闻有声自西南隅来,若人行步声。 苏轼在一个夜里坐在屋里,听到从西南角传来声音,像是有人走路的声音。
悉索索然,渐近,乃鼠也。 那声音窸窸窣窣,渐渐靠近,原来是只老鼠。
而鼠见人,不惧,径前,至案上,取食而食之。 老鼠看到人并不害怕,径直走到桌案上,取食物吃起来。
苏子惊曰:“此鼠也,何其黠也!” 苏轼惊讶地说:“这是一只老鼠,怎么这么狡猾啊!”
乃举烛照之,见其形甚小,而举动甚捷。 于是他举起蜡烛照看,发现它的体型很小,但动作非常敏捷。
俄而,鼠复至,欲取食,又不能得。 不久,老鼠又来了,想要取食,却不能再拿到。
乃跳踉以避,遂逸去。 它跳起来躲避,于是逃走了。
苏子叹曰:“呜呼!世之巧伪者多矣,岂独鼠哉?” 苏轼感叹道:“唉!世上那些虚伪狡诈的人太多了,难道只有老鼠才这样吗?”

三、文章解析

《黠鼠赋》虽短,但寓意深远。作者通过描写老鼠的“黠”,实则是借鼠讽人,指出社会中存在许多表面老实、内心狡诈之人。文章结构紧凑,语言生动,体现了苏轼善于借物抒怀、托物言志的写作特点。

此外,文中“黠”字反复出现,强调了老鼠的机灵与诡计,也为后文的议论埋下伏笔。结尾一句“岂独鼠哉?”更是点明主旨,引发读者深思。

四、结语

《黠鼠赋》不仅是一篇文言文的典范之作,更是一部蕴含人生哲理的寓言。它提醒人们:外表看似无害的事物,也可能隐藏着不可忽视的智慧与危险。同时,也告诫世人应警惕那些表面温顺、内心狡诈之人。

如需进一步探讨《黠鼠赋》的文学价值或历史背景,欢迎继续提问。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

 
分享: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