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个必知的法律常识一定要知道】在日常生活中,了解一些基本的法律常识,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维护自身权益,还能避免无意中触犯法律。以下是一些与我们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常识,值得每一个公民掌握。
一、
法律是社会运行的基石,掌握一些基础法律知识,有助于我们在面对纠纷、合同、侵权等问题时,做出正确的判断和应对。以下是10个必须知道的法律常识,涵盖婚姻、劳动、财产、侵权等多个方面。
二、10个必知的法律常识(表格形式)
序号 | 法律常识 | 内容说明 |
1 | 婚姻法中的“冷静期” | 自2021年起,协议离婚需经过30天的冷静期,期间任何一方可撤回申请。 |
2 | 劳动合同期限规定 | 劳动合同分为固定期限、无固定期限和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三种类型。 |
3 | 工资支付规定 | 用人单位应按月足额支付工资,不得克扣或拖欠,加班工资需依法支付。 |
4 | 房屋买卖中的“五证” | 购房前需确认开发商是否具备《国有土地使用证》《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等五证。 |
5 | 交通事故责任认定 | 交警部门根据现场证据、监控录像等作出责任认定,作为赔偿依据。 |
6 | 未成年人保护法 | 禁止家庭暴力、虐待、遗弃未成年人,学校、社区有义务及时干预。 |
7 | 个人隐私权 | 未经允许不得侵犯他人隐私,如偷窥、偷拍、散布他人个人信息等。 |
8 | 举证责任原则 | 在民事诉讼中,谁主张谁举证,原告需提供初步证据支持其主张。 |
9 | 诉讼时效制度 | 民事权利请求权一般有3年诉讼时效,超过时效可能丧失胜诉权。 |
10 | 防范网络诈骗 | 不轻信陌生电话、短信,不随意点击不明链接,保护个人信息安全。 |
三、结语
法律并非遥不可及,而是与我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了解这些基本的法律常识,不仅能提升自我保护意识,也能在遇到问题时更有底气地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建议大家多关注法律资讯,增强法治观念,做一个知法、懂法、守法的好公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