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是】《史记》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由西汉著名史学家司马迁撰写。这部著作不仅在史学上具有开创性意义,也对后世文学、思想产生了深远影响。
一、
《史记》全书共130篇,分为本纪、表、书、世家、列传五个部分。它以人物为中心,通过记载从黄帝到汉武帝时期的历史事件和人物事迹,构建了一个完整的历史体系。其特点是:
- 首创纪传体:打破了以往编年体的局限,以人物为线索,系统地记录历史。
- 内容丰富:涵盖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多方面内容。
- 文笔生动:语言流畅,描写细腻,具有高度的文学价值。
- 思想深刻:体现了作者对历史、人生和社会的深刻思考。
二、表格展示
项目 | 内容 |
书名 | 《史记》 |
作者 | 司马迁(西汉) |
成书时间 | 西汉时期(约公元前91年) |
体例 | 纪传体 |
篇数 | 共130篇 |
结构 | 本纪、表、书、世家、列传 |
历史范围 | 黄帝至汉武帝 |
特点 | 首创纪传体、内容全面、文笔优美、思想深刻 |
影响 | 对后世史学、文学有深远影响 |
三、延伸理解
虽然《史记》是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但它并非孤立存在。在它之前,已有《左传》《国语》等编年体史书,但这些书主要侧重于事件的叙述,缺乏对人物的深入刻画。而《史记》则通过“人”的视角来展现历史,使得历史更加鲜活、立体。
此外,《史记》还被后人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这不仅是对其文学价值的高度评价,也说明了它在历史与文学之间的桥梁作用。
四、结语
《史记》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不仅奠定了中国古代史学的基础,也为后世提供了宝贵的历史资料和文学范本。它不仅是历史的记录者,更是文化的传承者。了解《史记》,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中华文明的发展脉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