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选问答 >

负荆请罪的原文和译文

2025-09-30 04:42:18

问题描述:

负荆请罪的原文和译文,急!求解答,求不沉贴!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9-30 04:42:18

负荆请罪的原文和译文】“负荆请罪”是一个源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的成语,讲述了战国时期赵国名将廉颇与文臣蔺相如之间的故事。这个成语常用来形容主动认错、赔礼道歉的行为。

一、原文节选

> “于是舍人相与谏曰:‘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今君与廉颇同列,廉君宣恶言,而君畏匿之,恐惧殊甚。且庸人尚羞之,况于将相乎!臣等不肖,请辞去。’蔺相如固止之曰:‘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曰:‘不若也。’相如曰:‘夫以秦王之威,而相如廷叱之,辱其群臣。相如虽驽,独畏廉将军哉?顾吾念之,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今两虎共斗,其势不俱生。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廉颇闻之,肉袒负荆,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二、译文解析

原文 译文
于是舍人相与谏曰 于是门客们一起劝谏他说
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 我们离开亲人来侍奉您,只是仰慕您的高尚品德
今君与廉颇同列,廉君宣恶言,而君畏匿之,恐惧殊甚 现在您与廉颇同为大臣,廉颇说了一些难听的话,而您却躲着他,害怕得厉害
且庸人尚羞之,况于将相乎 平凡的人尚且感到羞耻,何况是将相呢
臣等不肖,请辞去 我们没有才能,请求告辞
蔺相如固止之曰 蔺相如坚决阻止他们
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 您看廉将军和秦王相比怎么样
曰:不若也 回答说:不如秦王
相如曰:夫以秦王之威,而相如廷叱之,辱其群臣 我虽然无能,难道会怕廉将军吗?只因为我考虑到,强大的秦国之所以不敢对赵国用兵,只是因为有我们两个人在
相如虽驽,独畏廉将军哉? 我蔺相如虽然愚笨,难道就怕廉将军吗?
顾吾念之,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 只是因为我们两个在一起,秦国才不敢轻举妄动
今两虎共斗,其势不俱生 如果我们像两只老虎一样争斗,势必不能同时生存
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我这样做的原因,是为了把国家的紧急事务放在前面,把个人恩怨放在后面
廉颇闻之,肉袒负荆,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廉颇听到后,脱去上衣,背着荆条,通过门客到蔺相如门前谢罪

三、总结

“负荆请罪”出自《史记》,讲述的是廉颇因误解蔺相如而产生矛盾,最终通过自责、认错的方式化解了双方的冲突。这一故事体现了宽容、大义和自我反省的精神。

项目 内容
成语出处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故事背景 战国时期赵国,廉颇与蔺相如之间因误会产生的矛盾
成语含义 主动认错、赔礼道歉
文化意义 强调团结、忍让、以大局为重的价值观
现代应用 常用于形容主动承担责任、真诚道歉的行为

通过这个成语,我们可以学习到在面对矛盾时,应以宽广的胸怀和理智的态度去处理问题,而不是一味争执。这也正是中华文化中“和为贵”的深刻体现。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

 
分享:
最新文章